四地联动报道|巍巍太行,振兴当时,一起来听代表委员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3-09 13:54

热点

八百里太行,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市。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地党报联动,开展“巍巍太行,振兴当时”主题报道,邀请代表委员们共荐美丽山村、共话乡村振兴。

北京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跨区域联动激发太行革命老区新活力

点击收听代表委员说 

【太行山新风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推荐的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地处太行山北端。村内的城堡,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长城沿线的重要节点。清代以后,因城而村。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南口战役的重要战场,中华儿女浴血杀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文化遗产。2013年,长峪城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长峪城村依托古长城、古村落、红色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打造“长峪关城、戍边古村”特色品牌,不断探索红色旅游振兴新乡村的发展路径,让革命老区焕发了新活力。

【振兴好声音】

2015年,连玉明在开展北京长城文化带研究过程中认识了长峪城村。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他带着《关于牵手冬奥会,打响长城牌,加快规划建设长城脚下的美丽乡村的提案》参加2020年的全国两会。“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把长城内外、长城脚下的像长峪城村这样的传统村落找出来、保下来、串起来,修复好、利用好、宣传好,让长城脚下的美丽乡村‘火起来’。”这是他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

连玉明再次关注长峪城村,是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最后一年,他牵头围绕太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开展自主调研,形成《关于北京支持太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初步建议》等成果。通过调研,他进一步认识到,助力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首先要在传承红色文化、充分释放红色资源的强大影响力、吸引力上破题。为此,连玉明今年提交了《关于建立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跨区域联动发展的提案》。

“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处,比如长峪城村,就位于北京与河北的交界地带。突出红色主题、深化区域融合,将是多处于多省交界地的革命老区破解区域协调发展掣肘的重要驱动力。”连玉明建议,一方面,通过跨区域联动系统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核、价值观念、道德意蕴,充分释放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凝聚起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协同合力;另一方面,针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短板,充分利用区域间优势互补进一步激发红色旅游发展活力和潜力,让文化成为引领和支撑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略。

连玉明表示,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快推动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升红色旅游设施及服务品质,构建多元协同发展新格局。他建议,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创新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业态,形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完善文旅农融合创新发展的全产业链,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娱乐、教育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后发赶超、高质量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河北篇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首席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孙建设:

让农业创新驿站成为乡村振兴“加油站”

点击收听代表委员说 

【太行山新风景】

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地处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带,过去,因荒山多、耕地少、灌溉条件差,粮食作物种植收益低,村民基本靠天吃饭。2014年,河北农业大学、顺平县政府、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在此共建“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由孙建设教授团队提供技术,园区负责主体建设与运营,河北农业大学和当地政府给予一定支持,成为深化科教兴农“太行山道路”的新探索。几年间,昔日贫瘠的大山变身成了“花果山”,从前不懂果树科学种植的农民也学成了“土专家”,群众收入随着果品产量逐年提高。

【振兴好声音】

近日,走进位于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的“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漫山的苹果树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树间还分布着和计算机控制室“遥相呼应”的天线、传感器,现代感、科技感十足。

“这座果园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并且可复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首席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孙建设说,“在这片园子里,从病虫防控到土壤管理,从整形修剪到果实采收,都可以通过机械装备部分或全部实现,有效解决了传统果园管理费时费力、果品品质缺乏竞争力等问题。”

但在园区建设之初,也曾走过弯路。“那是2012年,我从村里流转了1000多亩山地准备搞林果种植,因为没技术、缺经验,砸了很多钱也没听见个响儿。”园区负责人焦金同说。

转变发生在“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创建后。以新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种植苹果,虫情测报仪、小型气象站、静电弥雾机、肥水一体化设备等“高精尖”装备一应俱全……几年间,凭借在果树种植方面的科学管理,如今园区内苹果树漫山遍野,桃园、樱桃园等也相继建成,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目前,太行山仍有部分地方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如何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发展质量,是这些地方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孙建设代表说。
而依托“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发展壮大起来的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则为破题提供了成功示范。

“果品产业要想做大做强,科研成果必须接地气,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模式,才能产出高效益。”孙建设代表说。通过打造“政府引导、专家参与、企业发展、群众受益”新模式,目前,“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已经完成了向“保定太行山创新驿站”,再到“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的升级迭代,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大学校、农业品牌培育的催化剂,平台效益日益显现。

阜平香菇、涞源柴鸡蛋、望都辣椒、满城草莓……如今,农业创新驿站已涉及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苗木、盆景等十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初步搭建起一个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网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孙建设代表说,“要让农业创新驿站成为乡村振兴‘加油站’,目前,我们已完成对保定市阜平县乡村产业的全域扫描,并精选34家涉农小微企业进行对接,接下来还将派出专家团队进驻,全力助推乡村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篇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点击收听代表委员说 

【太行山新风景】

坐落在太行山上的刘寨村,全村255户624人,耕地面积1300余亩,昔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穷落后。如今,程玉珍领着大家修路、整地,建了大棚。

乡村振兴,产业要发展。刘寨村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模式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成立6个牛羊养殖场,建立酒厂,打造民俗一条街,项目纷纷落地,逐步形成农业调产绿色先行、农副产品加工跟进、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一座座现代化的蔬菜大棚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破旧屋舍被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取代,村民脸上笑颜如花。

【振兴好声音】

在当地村民眼里,她是返乡创业、兴村富民的“领路人”;在乡村干部眼里,她是胆识过人、为民担当的“铁娘子”。程玉珍担任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紧紧依靠和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挖山修路、填沟建房、开荒造地、兴业富民,把刘寨村建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2016年,刘寨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6万元。

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如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程玉珍一直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程玉珍介绍,刘寨村在产业发展上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模式,把党支部建在村级产业上,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把党员作用发挥在先锋示范岗位上,能人带头,村集体兴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致富项目,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接。先后投资320万元,发展了108座大棚蔬菜种植。

同时,程玉珍积极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光伏发电站、养羊场、养牛场、养猪场、小杂粮加工厂、酒厂和民俗一条街等项目纷纷落地,农业调产绿色先行、农副产品加工跟进、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大家期盼的“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挣钱门路、家家有收益分红”成为现实,手里的“土饭碗”慢慢变成了“金饭碗”。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结合多年农村工作实际,脱贫攻坚期间给了我们基层很多好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但是,在工作过程当中,我们也注意到,国家级脱贫摘帽县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程玉珍说建议,加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业引领,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等,确定特色产业主攻方向,把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此外,重点支持农产品的保鲜、存储、运输。

河南篇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

将“红薯革命”进行到底

点击收听代表委员说 

【太行山新风景】

裴寨村,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土薄石厚、十年九旱。2005年时,裴寨村595口人,17个光棍汉。村民吃的是地窖水、走的是泥土路、住的是土坯房、种地靠天收,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

裴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裴春亮,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靠党的好政策率先致富。2005年,裴春亮回村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同创业,共致富”,将裴寨村发展成为入住1.2万多口人,自来水、天然气、学校、卫生院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年人均收入2.3万多元的“全国文明村”。他本人也相继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最美村官等荣誉。

【振兴好声音】

近日,在裴寨村产业园区内,占地2.2万平方米的5栋食品级标准化厂房已交付,综合大楼已拔地而起,另有2栋厂房正在进行钢架搭建。

“7家酸辣粉、粉条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即将入驻,首期用工就需要1000多余人。”全国人大代表、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说,裴寨产业园总投资20个亿,占地2000亩,是规划建设以红薯科研、种植、深加工和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

从2006年起,裴春亮和村民一起制定实施村级发展规划,从发展高效农业、扩建商业街、创办股份制企业、开发旅游,再到发展服装产业和薯品产业,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裴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乡亲们圆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致富梦。

为啥要发展红薯产业?裴春亮说,裴寨村地处太行山区,地少、水少、石头多,不打粮食却盛产红薯。“红薯干,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灾荒年间红薯救过不少人的命。但过去没有产业,红薯附加值很低,大量烂在窖里。

“红薯不仅可加工成淀粉、粉条、粉皮,还能变成酸辣粉甚至红薯蛋糕等新产品,附加值可大幅上涨。”裴春亮算过一笔账,在辉县北部山区,种植一亩红薯成本700元左右,应季鲜食红薯售价一斤0.5元,每亩按产量较低水平5000斤计算,净收入1800元;经过贮藏错季销售一斤可达1元以上,每亩地净收入4300元以上。每10斤鲜红薯能出2斤淀粉,可加工出12碗酸辣粉,市场价是96元,增值幅度达20倍。

2015年,瞅准红薯产业这个“金疙瘩”,裴寨村开始“红薯革命”,先后成立了红薯种植合作社,创办裴寨村跨境电商,注册了“裴寨村”商标,购进现代化加工设备,主打酸辣粉等深加工产品。

2022年,裴寨村仅红薯酸辣粉这一项就实现年产值3.5亿元!酸辣粉日产24万箱、144万桶,消耗43万斤红薯粉条和近10万斤花椒、辣椒、油、青菜等调料、蔬菜等原材料,直接用工1000多人。全部达产后,产业园年产值可达10个亿,同时还可拉动红薯种植、加工、调味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电商零售、人工智能等产业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不怕慢,就怕断,只要干就会变!”裴春亮表示,作为村里的“领头羊”,要走一步看两步,超前谋划三四步,始终不离党支部,领着老百姓走正路。下一步要打造全国红薯产业集群,将“红薯革命”进行到底,带动南太行15万父老乡亲共同富裕。

 

精选

编辑:王子豪,李如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