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13:33
近年来,如何讲好白酒品牌文化故事,以文化赋能酒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酒企面临的重要课题。
3月23日,泸州老窖用一场“你能品味的历史 国窖450年”为主题的2023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创新文化表达,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白酒文化的自信。
2023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现场
引领白酒文化创新表达
据悉,今年的封藏大典恰逢1573国宝窖池群迎来持续不间断酿造450周年,也是其在通过第六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后举办的首次大典。
泸州老窖集团及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开典仪式上致辞
二月二,龙抬头;祭先祖,酿春酒”。一直以来,泸州老窖就有祭祀先祖、感恩天地的传统习俗。2008年,泸州老窖以封藏大典的形式将这一传统文化礼典固化下来。
刘淼诵读2023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祭文
中国白酒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中国文化是中国白酒的根与魂。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上,开典、祭祀、封藏等环节均按传统礼制进行,大典演绎了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礼仪文化、酿酒文化等,让人们在庄严的仪式感中深切感知中国白酒丰富的文化底蕴。
“我们在此举行庄严、隆重的封藏大典仪式,就是要表达我们坚持弘扬传统,赓续浓香文化的初心;坚守匠心匠艺,实现创新突破的恒心;坚定举世共享,真正让世界品味中国的决心。”泸州老窖集团及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开典仪式上致辞表示,封藏大典已连续举办16届,已不仅是泸州老窖文化传承的盛举,更引领了中国酒业十余年来的文化潮流。
国宝窖池群持续酿造450周年
早在公元1324年,泸州人郭怀玉发明“甘醇曲”,实现了中国白酒从“大酒”到“大曲酒”质的飞跃,开创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先河,传承至今近700年、24代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泸州老窖“活态双国宝”
由国窖始祖舒承宗于公元1573年始建的国宝窖池群,至今已连续使用450年,于1996年被国家颁布为行业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名副其实的“活文物”。截至目前,全行业还在持续酿酒的9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窖池在泸州老窖。泸州老窖历史一脉相承,浓香文化血统始终纯正。两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成为了行业独一无二的“活态双国宝”。
泸州老窖集团及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共同为1573国宝窖池群持续酿造450年纪念标志揭幕
岁序更替,在1573国宝窖池群迎来持续酿造450周年里程碑这一重要时刻,泸州老窖集团及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走到台前,共同为象征着一代又一代泸州老窖国窖人对于活态双国宝的匠心坚守与矢志传承的450年纪念标志揭幕。
中国文物学会发来贺信,对泸州老窖在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祝贺,并表示将同泸州老窖携手并进,将文化遗产保起来、活起来、传下去,让古老的窖池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光彩。
不少参会嘉宾认为,中国白酒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在岁月里生生不息;泸州老窖独特的“活态双国宝”,在发展中历久弥新。数百年的传承和酿造,不仅让泸州老窖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更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助力整个白酒行业向前迈进,为中国白酒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文化发展和繁荣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窖450年限量产品发布
中国的美酒都遵循自然的酿酒轮回,而最上乘的酒应时而生,即为“秋收粮-冬入窖-春出酒”,故民间有“春酿酒,柔如玉、贵如金”之说。初春,将春酿原酒入洞封藏,一直都是泸州老窖坚持的传统习俗,旨在虔心守护农耕传统,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坚守自然酿造。
2023癸卯兔年的春酿原酒出酒仪式
在今年的封藏大典上,从国宝窖池群中酿制而出、代表着一年中至臻之酿的2023癸卯兔年的春酿原酒出酒仪式举行,国家级品鉴师与鉴酒嘉宾共同带领全场来宾品饮国窖1573春酿原酒,现场浓香挥洒,美酒飘香。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经过陈化的白酒自然老熟,酒体窖香幽雅,口感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在传统习俗中,泸州老窖都会将新一年的春酿入洞封藏。大典现场,2023 泸州老窖•国窖1573春酿原酒,经由酿酒师引入龙泉洞,等待时间的加持。
“1573国宝窖池群持续酿造450周年纪念”产品发布
作为盛典活动压轴环节, “1573国宝窖池群持续酿造450周年纪念”产品重磅发布,该产品由“活态双国宝”酿造,系中国酿酒大师刘淼与当代艺术大师庞茂琨联袂共创,正统浓香、血脉传承。
“中国白酒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定价权的优势民族产业,是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靓丽名片。”刘淼表示,“未来,我们还将把泸州老窖封藏大典这一极具中华传统艺术特色的文化IP,进行创造性打造和创新性传播,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