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 20:37
“如果不是地产行业遭遇寒冬,或许物业行业还会躺在传统收入结构的温柔乡里,铁一样的事实摆在面前,只有做好基础服务,赢得客户口碑,才能在‘长坡薄雪’的赛道上持久滚厚。”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致股东书中这样说。
积极走出舒适区,万物云似乎正在践行着朱保全的话。3月27日晚,万物云(2602.HK)公布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期内,万物云整体业务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01.06亿元,同比增长27.0%。
2023延续蝶城模式 打破“将信将疑”
去年,万物云旗下的蝶城总数从2021年的459个增长到2022年的584个,并完成38个蝶城的流程改造,预计可提升住宅物业服务超过4%的毛利率。
“蝶城”是万物云科技围绕居民生活与资产服务需求,基于空间物联技术及应用,构建的社区共享服务网络,以传感器、摄像头等智能硬件设备的互联互通为基础,依托边缘计算能力实现近场服务调度、依托数字运营中心实现远程运营管理,以数据驱动实现作业流程的变革,提升空间服务的效率。
数据显示,在全国8个城市的38个蝶城顺利完成了住宅物业服务流程改造,改造完成后的蝶城为住宅物业服务带来了3000万元的提效,作用到全年,蝶城改造预计可提升住宅物业服务超过4%的毛利率。
基于蝶城的构建,物业服务人员调度从小区内变为跨小区,打破了传统物业的围墙,形成“蝶城+物业”的融合生态。
“2023年,万物云的主要方向还是在蝶城上。”朱保全坦言,一开始,很多人都会对这个模式“将信将疑”,但数据证明了万物云的前瞻性。根据朱保全致股东书中的数据,在房屋焕新试点的31个蝶城中,蝶城实现2.1亿元签约合同额,同比增长118.8%,同时维持了超过90%的高满意度。蝶城生态业务也在逐渐铺开,在38个蝶城内,商业物业及设施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人民币1.6亿元。
由此延伸下,“蝶城+社商”“蝶城+电梯”“蝶城+X”的产业互联生态正在形成,蝶城模式得到初步验证。“2023年,万物云将实现超过100个蝶城的试点、探索及迭代。”
多元化布局 来自第三方项目增加
朱保全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十几年前,很多人对万科物业有过两点诟病:第一,万科物业只能做住宅物业;第二,万科物业只能做万科的房子。
万物云打破了这样的质疑。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万物云的在管项目中,来自万科及联合营集团的项目占比进一步降低。以住宅物业在管项目为例,来自第三方的项目数为2036个,来自万科及联合营集团的项目为1410个。而商写物业的在管项目中,来自万科及联合营集团的项目为295个,来自第三方的为1534个,万物云管理项目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客户矩阵更加多元。2022年,万物云旗下“万物梁行”品牌新增24个500强及独角兽企业客户,涵盖新能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行业。为此,万物云为不同行业提供定制服务,如在高端制造行业为数十个厂区提供精密特殊设备维护服务,对企业总部客户提供高端礼宾等生态服务。该类定制服务在报告期内签约2.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在服务中,万物云将科技作为独立业务板块,链接到了更多客户。比如万物云大力推进企业BPaaS服务,新增十余家500强等企业客户,同时空间BPaaS服务在38个物业城市项目成功落地,科技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上一年度,万物云来自BPaaS解决方案的收入为9.93亿元,同比增长56.7%,毛利率达到32.9%。来自AIoT解决方案的收入为13.85亿元,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上升至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