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齐白石书画佳作在京展出,“南张北齐”首度合璧办特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 白继开

2023-04-01 20:48 语音播报

文娱

张大千和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书画的中流砥柱,两人因在艺术影响力上并驾齐驱而被并称“南张北齐”。继在上海首展激起强烈反响后,“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3月31日在北京荣宝斋大厦启幕。荣宝斋与上海龙美术馆共同带来张大千与齐白石的近五十件(组)佳作,推动京沪两座城市的文化艺术交流。
 

近五十件佳作展现巨匠艺术风采

此次特展精选荣宝斋与龙美术馆收藏及提供的张大千与齐白石画作,完整涵盖了两位艺术巨匠各个时期的创作面貌。本次亮相北京的重点展品包括齐白石《九秋风物图》《贝叶工虫》《可惜无声·花草工虫册》与张大千《南岳祝融峰图》《红拂女》等。

在展览现场,齐白石作于1942年的经典册页《可惜无声》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画中蛐蛐、螳螂、蚂蚱刻画精微,在草木花卉中展现一派田园生机。白石老人晚年代表力作《九秋风物》也亮相展览。这幅白石老人八十四岁时所作的长卷,将秋天的桂蕊飘香、菊黄枫丹、草虫花间追逐等生动景致囊括在画面之中,甚至秋蝉成长过程中蜕掉的壳也呈现在画作中。

与此同时,张大千1944年所作的《红拂女》也是这次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策展人谢晓冬介绍,这幅画创作于张大千从敦煌摹古之后,在此之前他的仕女作品深受明清作品的影响,而《红拂女》中的仕女雍容华贵、妆容艳丽,呈现出盛唐气派。

 

“南张北齐”首度大规模合办展览

齐白石起初从明清大师入手,定居北京后衰年变法,以自然的天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开辟出高度概括的花鸟画写意画法。作为晚辈的张大千比齐白石小30多岁,他早年注重临摹,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后来长期旅居海外,最终将古今画法熔为一炉,独创泼彩大写意山水画,享誉国际艺坛。

谢晓冬表示,“南张北齐”这个说法最早出自何时,出自谁口均已无法详从考证。从已知资料看,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客居北平时,即与齐白石有所来往,两人多次发起和牵头参与在北平举办的画展。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千秋,但都在艺术生涯后期进行大胆的创新,对中国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张大千与齐白石一生中并没有合办过展览,此次展览首次将二人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大规模的对照展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基于这两位艺术大师创作时间、空间、艺术的交融与独立,我们最后在策展上采取了‘平行呈现’的方式来对照,展示各自各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作。”谢晓冬说道。

 

南北艺术机构携手推动京沪文化交流

此次活动也是2022年荣宝斋350周年与龙美术馆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据介绍,荣宝斋作为齐白石作品的收藏重镇,几乎藏有齐白石各个时期创作的代表性绘画、法书、印章、手札等作品。而龙美术馆近年来收藏了多件张大千和齐白石的精品,其中张大千作品馆藏更是已形成系统。

荣宝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表示,展览是百年老字号荣宝斋以学术为引领,在创新展览机制,加强与重要的文博机构和美术馆对话、交流方面的尝试,也是推动文化惠民、艺术育民的重要举措。龙美术馆创始人、馆长、收藏家王薇表示,期待双方今后继续携手为社会大众带来优质的展览,为弘扬传统文化及社会美育尽一己之力。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


编辑:袁云儿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