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凡人之梦》:为每个奔波在路上的有梦凡人代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02 08:50 语音播报

文娱

摄影:塔苏

位于西北四环之外的中间剧场,称得上是北京最偏远的民营剧场,但是这里却总有值得人们愿意付出好几个小时行程时间和精力前来观看的惊喜之作。这个周末在此首演的由青年艺术家陈思安编剧、导演的原创戏剧《凡人之梦》正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的题材聚焦那些为了生存与梦想而每日奔波于跨城通勤路上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戏里戏外对现实的真切暗合都更让人深有感触,心有戚戚焉。

陈思安是一名身兼编剧、导演、诗人和小说家多重身份的80后艺术家,她从南开大学法学院毕业回到北京之后,便开始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展现这座城市丰富的生态和其中生活的人们复杂的心态。虽然她从十年前便辞去工作开始专职写作,但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如同社会学者或记者一样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社会调研。《凡人之梦》正是基于她围绕京津冀“跨城生活”人群进行调研之后创作的戏剧。为此她在半年多时间里,跟踪采访40组北京河北跨省通勤人员,和他们一起上下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感受。这些人堪称是40万在河北居住、北京上班的人群中的样本,他们每天要花三个小时以上时间奔波于上下班的路上,而这些路上的故事和心情,融汇着太多酸甜苦辣。

摄影:张亦蕾

剧中,既想舒适一点又想经济实惠的拼车族,会在分享彼此梦境的同时,因为15元还是20元的拼车费而展开“深刻的政治学与经济学大讨论”;为了节省时间而选择骑摩托车的“机车侠”,会在时速100迈飞驰在高速上时,进入梦一般的状态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每个清晨从“首都经济圈”各地赶往北京城区的各色人等,在颠簸拥堵的公交车上做着各自的梦,在如幻似真的“飞翔梦境”中似乎暂时忘记了种种困扰和担心;坐了一个半小时地铁,两个小时公交,骑了四个小时共享单车,又走了五公里路的打工者,唯一梦想是能够“回家”,却被拦在了小区门外;把自己挂在阳台上晒太阳的孩子,梦想能有哆啦A梦的“任意门”,可以让在北京上班的爸妈每天都能轻松回到家中;而背负重重生存压力的女人,则梦见自己变成蜗牛一样,为了梦想的小房子,不惜掏尽身体内所有的血液和力气……敏锐勇敢、才华洋溢的创作者直面“京津冀一体化”下都市年轻人的梦想与困境,不粉饰现实,也不煽情卖惨,而是用六个幽默又荒诞、犀利又温情的故事,呈现出真实鲜活的当代都市众生相,让人忍俊不禁又心酸感动。

五位优秀的年轻演员,在充满想象力的简约意象舞台上,转换不同角色,变换各种角度,发出多元声音,为每一个在平凡生活中努力打拼、却常常无暇顾及累累伤痕的凡人代言,也让剧场成为倾听、分享、共情、理解、求同存异的场域。当彩色的大球从舞台上滚动到观众席,当剧中芸芸众生在梦境中疯狂起舞引发观众热烈的掌声,这些都不仅是形式上的互动,更是台上台下彼此之间的心灵交汇。

这样勇于扎根现实生活土壤,又拥有自由翱翔艺术翅膀的创作者,这样充满真诚和勇气、洞察和思考的原创作品,让人会对承载着“凡人之梦”的戏剧舞台,更多一份敬意和期望;也会让人感到,在为梦想奔波的人生旅途中,有人同行,有人关心,不再那么孤独。


编辑:袁云儿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