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链家两位经纪人获首都劳动奖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28 10:46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房产
看更多
+ 订阅

4月27日,北京市总工会召开2023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公布本年度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在400名奖章获得者里,北京链家两位经纪人位列其中。

首都劳动奖章的背后,是北京链家人的不懈奋斗。甘于奋斗的人会把自己投入繁忙的工作中,投入为城市服务中。奔走在街区的霓虹,她帮助客户筛选一套套房源,不辜负每一份托付;忙碌在邻里的身边,他助力社区散发氤氲的“烟火气”,覆盖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下沉到志愿服务中,她传递人性的善意,让长者乘上时代的列车……

他们是链家成千上万奋斗者的缩影。助力行业规范,服务社区居民,投身助老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人生,北京链家与城市共进。

深耕行业十五年 专业才是硬标准

初春的傍晚常有一些微凉的风,夜幕尚未降临的六点,李娟趁着休息时间送女儿上自习课。骑在电瓶车上,风好像吹得更猛了些。

像今天这样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早上匆匆送女儿上学后,李娟就要到工作地点,直到晚上八点左右。她每周只有一天的轮休,且大部分时间和女儿的休息日并不同步。

这样繁忙的生活,细细算来已经有十五年。2008年,李娟正式入职北京链家,从学徒到师傅,从初级的经纪人到如今的店经理,李娟在工作岗位不断向上攀登,看到了越来越辽阔的风景。虽然没有时间陪伴女儿,但她相信,最好的教育就是身体力行,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说起经纪人这个行业,长期跑在行业一线的李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李娟看来,经纪人的本质就是服务,“今天的经纪人不仅仅是客户和房源之间简单的‘链接’,而更像是客户的‘大脑’。不管我们身在何方,居住的需求总是排在前几位的。”

十五年的深耕,李娟意识到,“精细化”是行业必然的趋势,唯有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信赖。为此,李娟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充分学习,在链家一年两次的“搏学大考”中名列前茅。“搏学大考”被链家经纪人视为一年两度的“高考”,考试内容包括房地产经纪服务、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规则和文化、房产交易法规等。作为经纪人职业化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搏学大考”通过以考促学,整体提升了经纪人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

此外,综合交易量、客户匹配度等维度,李娟在上万个经纪人中脱颖而出,多次斩获佳绩。“曾经有素未谋面的客户通过我们经纪人的个人主页找到我,因为我的贝壳分非常高,所以她愿意信任我。”也由于过硬的业务能力,她与客户之间的黏性不断增强,同一位客户,从一居室、二居室到三居室、四居室,从刚需到改善,这位客户完整的置业过程都委托给李娟办理,“交给你,我放心”,客户的好口碑推动着李娟不断前行。

如今,手捧这枚首都劳动奖章,李娟感受到了温热。金属光泽在阳光下变得更加耀眼,折射出她走过的每一段路。事实上,像李娟这样的经纪人不在少数,他们将提升自己的专业度放在第一位,长期深耕于此。房产经纪行业正在逐步进入长期执业时代,据统计,目前北京链家工作满10年的经纪人近5000人。

“想到就去做” 让善意一呼百应

同样获得今年首都劳动奖章的,还有北京链家驼房营西里店的商圈经理、酒仙桥大区党支部书记杨建锋。在推选该奖项的职工大会中,他获得了100%的通过率,这与他长期扎根社区、助人为乐分不开。

杨建锋参加2023年首都劳动奖颁奖仪式

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让同事用一个词来形容杨建锋,“雷厉风行”是最常见的回答。

遇到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杨建锋主动提供帮助,长期为老人“上门”换煤气罐。大约30斤的煤气罐,杨建锋扛在肩上,风雨无阻地给老人送到家门口。有时候煤气罐会把西装压皱,有时候会蹭脏他的白衬衫,但是杨建锋从没有喊过一句累。一开始是用电瓶车,后来变成了小轿车;一开始是他自己一个人,后来变成了一支甘于奉献的队伍;一开始是帮助几户居民,后来他带领着诸多经纪人,将这份爱心覆盖了多个社区。面对老人的感谢,杨建锋说:“大家需要时,我们刚好在,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累吗?值吗?杨建锋似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人性的善良是一种本能,不需要理由。这些特质也与他往年的军旅生涯分不开。

二十年前,刚刚成年不久的杨建锋是一名士兵,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他对自己的要求便是“自律、团结、整齐划一”。在军队的环境里,团结和拼搏是一种习惯,互相帮助的战友就是彼此的支撑。

脱下军装,来到工作岗位上,他仍挺直脊梁,用正直与善良感染着周围的人。

作为链家集团酒仙桥大区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带领大区党员和经纪人志愿者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北京链家党委推出的党建特色品牌——社区好邻居项目的引导下,他带领的党支部率先签署协议,成为链家第一个完成辖区内社区100%全覆盖的党支部……

自2017年大区党支部成立以来,他年年都被评选为公司优秀党支部书记。辖区内的每个社区都留下过他的脚步,每个居民或许都见过他的背影。“我们社区里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杨书记,想到链家志愿者。”

捧着这枚奖章,杨建锋获得了更大的动力,“链家的文化就是向上向善,未来,我们会继续在社区服务的路上走下去,不辜负客户和居民的信任与期望!”

让时间变得“饱满” 助长者跨越“数字鸿沟”

北京链家德胜门店经理金碧文曾经骑了45分钟的电动车到达朝阳区十里堡,为住在那里的老人开展手机课堂。课堂上,她看见了一位“老朋友”——她曾经在其他区域教过的“学生”。过了数月时间,跨越十几公里,这对“师生”在同一场景下又产生了新的联结。

早在6年前,金碧文就成为了“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课堂的志愿者。“那时候并没有系统性地教学,主要是回答老人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屏幕光线调整、密码设置等等。”

真正成为一位链家的手机公益课堂老师是在去年7月。贝壳集团规定,若想成为手机课堂中正式的主讲人,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完成集团“教师”认证。在这个过程中,金碧文从同事那里获得了“经验包”,按照难度将课程分为初、中、高级,从手机使用安全、微信安全,到水、电、燃气、手机话费、充值、医院挂号,再到拍照、做视频……

有趣的是,金碧文的第一个“学生”就是自己的妈妈。“当我知道自己有资格正式为老人们做教学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可以让妈妈听我的课就好了。”彼时,这对母女远隔1693公里,金碧文用一根电话线架构起了自己的第一个手机课堂,真正把自己带入“老师”的角色中。

不久后,金碧文正式成为了一名链家手机课堂中的老师,让社区中的老人能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接轨。老人们学会了与远在异国他乡的子女“面对面”聊天,学会了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学会了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在金碧文的课堂中,老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大家都是你追我赶地学习,谁都不甘心自己被落下。”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金碧文并不觉得“手机课堂”活动分散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工作和志愿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当初报名参加这个活动,也是觉得做好事、做公益能够让自己的时间更加饱满。”

截至目前,在成千上万名经纪人的参与下,北京链家“我来教您用手机”课堂已累计走进1424个社区,服务老年人群体12万人次。

唯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唯有奋斗才能筑牢新的阶梯。生长于社区,扎根于社区,北京链家在社区中汲取营养,也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社区和城市。“为社区居民传递一些温暖,为社区生活增加一份美好。”这是北京链家总经理李峰岩对城市居民的承诺,也是北京链家22年来不变的坚守。

与此同时,北京链家的志愿服务也在被更多人看见。近日,296个团组织荣获由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北京链家团委位列其中。如今,北京链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领青年志愿者参与到便民利民的服务中去,为城市的万家灯火献上微光。

劳动改变中国

编辑:齐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