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如何崛起一座新“村”?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给出答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2023-05-26 06:24

城事

驰隙流年,故地新颜。

自京向东不足百公里的天津宝坻,6年间崛起一座新“村”,正不断吸引着来自北京的创新种子向东而行。

这的确是一座新“村”,但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村镇,而是北京中关村的新家。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北京中关村在京外的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于2017年年初在宝坻破土动工。

6年来,从阡陌纵横到宽阔大道,从老旧村镇到现代化办公区和人才社区,从麦浪翻涌到自动化生产线……这座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向下根植中关村基因,向上激活城市生长力,书写着京津“双城记”的动人篇章。

巢还未筑“金凤”已来

在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总监张立健有个响当当的名号——“1号员工”。细看老张胸前的工牌,果然编号“001”。

“科技城公司还没成立,我就到了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公司参与这个项目。”从前期筹备到开始招商,再到现在的企业服务,科技城一路成长的点点滴滴,张立健是全程见证者。

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总监张立健。

时光回溯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5月份到天津调研,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北京中关村,对中关村寄予了为全国科技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殷切期望。

肩负新时代使命,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天津市宝坻区萌生了共建科技城的最初意向。经过前期筹备,2017年,科技城正式开建,招商工作也同步启动。

“一开始,招商真是挺不容易的。”张立健回忆,最初带着有意向的企业看现场时,村庄刚刚完成腾退,四处是废墟,车开了一段,前边就没路了。张立健带着客户下了车,踏过一片麦田,深一脚浅一脚地找到了客户想要购买的地块,向客户描绘着未来建厂的图景。

都说筑巢引凤,巢还没有雏形,第一只“金凤”却真的被引来了。“说到底,靠的还是‘中关村’这块金字招牌。”张立健清楚地记得,第一家决定落户的企业叫合众汇能,是一家聚焦电容技术研发、落户于北京上地中关村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家企业是在北京中关村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对中关村有着很深的感情和天然的信任,当时正考虑要在北京附近设立分公司和生产基地,离北京不算远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成为首选。靠着中关村的吸引力,在招商最难的2017年,最终有5家公司成为在科技城首批买地建厂的企业。

此后,伴随着科技城建设推进,创新企业、优质项目落地也渐渐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累计入驻市场主体1118家,产业用地型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税收超过10.8亿元。为实现京津产业互动的精准对接,科技城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和现代服务业“4+1”主导产业发力,将打造研发孵化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宝坻的“中关村宝坻模式”。

“搬”出来的数亿产值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崛起的背后,是一粒粒创新种子在这片沃土汲取养分、加速成长的故事。

工人从头到脚穿戴防护服,进入堪比手术室的洁净间内,完成零件加工、校验、组装等工作,一台台高端芯片清洗设备在此诞生。这样的生产环境,南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轩辕云喜之前想都不敢想。

南轩科技副总经理轩辕云喜。

2017年,原本在北京通州发展的南轩科技到了需要建设更高标准、更大规模生产基地的时候,购买新地块建厂迫在眉睫。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公司在北京周边考察了一圈,最终相中了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这里从北京开车一个小时就到,很方便,最重要的是,有中关村的团队提供配套服务,让我们感觉心里有底。”轩辕云喜说。

从北京到宝坻,别看只隔了不到百公里,但一开始,办理各种事项也让企业有着“两眼一抹黑”的顾虑。“比如我们在北京已经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但开办了天津分公司,当时还需要再申报资质。天津对高新技术企业是什么政策、什么要求,我们都不太清楚,全靠中关村的企业服务‘管家’手把手帮我们操持。”轩辕云喜举例。

还有一件更让他着急的事儿。

北京那边的老厂要腾退,天津这边的新厂还没建,但生产不能停,怎么办?中关村团队贴心地帮企业在周边物色了一处厂房,可以短期租赁扛过“过渡期”。与此同时,为了帮助企业更快地建起生产基地,科技城压缩审批时限,克服疫情影响,日夜赶工,原本预计两年才能建成投用的生产基地,仅用时一年就建成了。

如今,新基地生产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比过去在北京的规模扩大了近4倍。同时,企业还投入资金升级了多套自动化设备,引入外籍专家,打造洁净车间。轩辕云喜感叹:“我们‘搬’得恰是时候,正赶上这两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发展,公司也跟着拔节生长,过去年合同额只有几千万元,到去年合同额涨到了3亿元,今年预计能突破5亿元。”

中关村基因移植科学城

“北漂”多年,随着天泽电力在天津设立分公司和生产基地,车间里的老组长苗红强终于拿到了天津户口,并在宝坻买房安了家。

“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周边便民商超、咖啡厅、餐厅渐渐都有了,休息的时候还能去公园步道溜达溜达,生活特别惬意。”车间里打拼10多年,老苗终于在这座新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老苗一样,公司不少技术人才都在天津落了户,这得益于科技城的一项人才政策创新。

天泽电力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张承辉。

天泽电力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张承辉说,之前不少企业骨干人才受制于年龄、学历、社保等问题无法落户,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推动下,人才政策历经三次创新突破,最终为科技城内一批重点企业打开了“绿色通道”,允许核心人才破格完成落户。

人才落户,只是科技城内孕育政策创新的一个缩影。主管企业服务的张立健每年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搜集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形成一份政策申请报告,向宝坻区有关部门“要政策”。“比如最初,企业在北京认定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资质,在天津需要重新认定,但两地不断沟通协调,如今一些资质已经实现了互认。”张立健介绍,截至目前,科技城已累计在降低土地成本、审批改革、资质互认、厂房分割销售、鼓励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人才引进、职工购房、保障子女教育等9大方面实现了40余项政策突破。

政策创新的同时,中关村的基因也深深根植于科技城,一整套“类中关村”的服务模式和产业生态环境加速构建:建立金融超市,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成立产业基金,为优质孵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打造综合服务中心,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60多项行政许可业务……

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完成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二期5.2平方公里已启动建设。

初夏时节,科技城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未来,一幅宜居宜业的新图景将在这里缓缓展开:南开中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学校正在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优质医疗资源引进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抓机遇,借东风,一座有高精尖产业、有生活、有烟火气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正在快速崛起。

【亲历者说】

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达

从“画图”到“趟路”

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达。

2013年至今的10年间,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达没离开过中关村,却在京津冀转了一大圈。

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来到北京中关村时,刘汉达正在中关村发展集团战略部工作。之后一年,他开始投身于集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成为参与项目设计的“画图者”。

“这段经历是相当宝贵的。”刘汉达坦言,这让他站在全局角度,对于中关村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到了2016年,他先后在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公司、中关村合肥项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限公司任职,研究过天津宝坻、河北雄安、涿州、正定等中关村合作项目,变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实践者、“趟路人”。

2020年他调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工作时,这里还是一个“大工地”。“当时还没有一栋楼建成,最基础的道路配套都没有建好。”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把北京的优质创新项目吸引来?刘汉达有着更长远的思考:“要让中关村的团队来,不是单纯招商,而是要搭建生态。产业生态好了,好项目自然纷至沓来。”

然而,优质生态的营造并不是简单复刻中关村的服务模式和经验那么简单。“真刀真枪,趟一脚泥!”这是刘汉达成为实践者后的感慨。“亲身实践就是往下扎,去解决很多实际困难。”在刘汉达看来,两地的协同,很多时候是从观念、理念的协同开始的。“我们在北京,已经享受到了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大家对于一些高风险、前沿的领域,理念也都是非常开放的。换一个地方,有些理念需要我们逐步去沟通、争取,进行政策的创新、突破。”

如今,随着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完成,刘汉达对于科技城的产业发展定位也有了更精准的认知。在他看来,北京有着人才、科研、政策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工业用地有限、成本高等不足。而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北京高端研发之后的配套生产需求,这也正是科技城发力的主要方向。

制图/琚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

编辑:蔡文清,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