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应鼓励各类在华国际学校“走出去”办学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3-05-29 11:41 语音播报

时事

全球化智库(CCG)近日在北京举办的“新时代中国教育走出去的路径与趋势”圆桌研讨会上发布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国际学校发展与中国实践》一书。本书援引统计数据显示,到2019年,中国已成为拥有英语国际学校数量最多的国家。建设海外中国国际学校,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心相通,应推动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纳入“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各类在华国际学校“走出去”办学。

随着全球化发展,为了应对国际移民日益增多的教育需求,“国际学校”应运而生,使国际移民的随迁子女得以在异国他乡接受本土教育。由于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式和美式国际学校占据海外国际学校的大部分份额,目前全球有6000多所英式海外学校,1200多所美式海外学校。

我国通过海外引进、合作共建和自主创新等形式,已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化学校。《全球国际学校发展与中国实践》援引国际学校咨询公司(ISC)统计,2000年,英语国际学校大多分布在西班牙、阿联酋、中国香港和泰国。到2019年7月,中国拥有884所英语国际学校,已成为英语国际学校数量最多的国家,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多176所。截至2020年10月,中国全国范围内处于正常运营状态,采用国际课程、实行双语教育的各类全日制国际学校共1399 所,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学生约40万人,占东亚地区的63%,全球的6.6%。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开启了中国国际学校海外发展的新时代。2019年和2020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国际学校和迪拜中国学校作为教育部首批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试点单位分别开始运行。

《全球国际学校发展与中国实践》认为,建设海外中国国际学校,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保障随迁子女教育权利;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中文教育需求;有助于应对国际人才竞争,寻求更加广泛的国际人才培养的新方案;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分享中国基础教育经验。

如何促进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发展?《全球国际学校发展与中国实践》提出六点建议,包括构建“中国标准、共商共建、广泛认可”的海外中国国际学校体系,推动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体系,成立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建设和协调机制,尽快出台建设海外中国国际学校指导意见或法律法规,鼓励各类在华国际学校“走出去”办学等。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