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税务局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29 14:50 语音播报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为更好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关于建设更加有效的合作共赢国际税收体系相关精神,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支持,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为解决涉税争议“通路架桥”

不久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基建设备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千余万美元的关税减免。回想起这一曲折的过程,公司税务管理处经理周陵彦对税务部门的支持表示感谢。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运营业务,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实施者,留下了诸如肯尼亚蒙内铁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改扩建工程、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等一个个国家地标和民生工程。

为了高质量完成巴基斯坦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提高作业质效,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国内的某基建设备运往海外工程基地进行施工作业。该工程作为巴基斯坦公路网南北主要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基斯坦政府给予了相应的关税减免额度。

按照国际惯例,工程项目结束后,与项目有关的基建设备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在当地出售,二是调回国内。无论是哪种方式,均不需要补缴关税(超出免税期出售除外)。然而当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巴基斯坦发布了新税收法令,规定以免税名义进口的机械设备不得再出口、不得出售、不得进行其他处理;如需再出口、出售、进行其他处理,必须事先向该国税务局申请,并补缴全额关税。该法令的出台,令免税形同虚设。

周陵彦立刻向主管税务机关东城区税务局反映了这一情况。该局国际税收管理科启动绿色通道,把相关报告经由北京市税务局上报至国家税务总局。最终这一涉税争议在中巴联委会中通过谈判得到了妥善解决。

随后,巴基斯坦税务部门为中国路桥相关项目出具了无异议证明,工程结束后该基建设备再出口运回国内依然享受免税政策,如果要在巴基斯坦当地出售只需针对设备的剩余使用年限补缴关税。千余万美元的关税减免终于落了袋,周陵彦表示:“感谢税务部门在听取企业诉求方面架设的这条顺畅之路、通贯之桥,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出海企业守护“安全港湾”

4月13日,东城区税务局“走出去”企业培训会现场,辖区内155家走出去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认真聆听了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开具、税收协定待遇享受、“走出去”清册填报等内容。据了解,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该局针对“走出去”企业的专场培训,已累计为千余户企业提供了国际税收政策辅导。

“能够站在企业角度,针对‘走出去’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培训,梳理、宣传、解读税收政策和涉税难点,帮助我们搞懂政策、熟练操作、畅通渠道,真是太给力了。”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高级业务经理陈辰表示。

近日,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正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开展作业,支持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参与的胡达里亚特岛疏浚吹填工程建设,成为展示大国重器的亮丽风景线。

陈辰表示:“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税务机关的支持。”据了解,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涵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程涉及港口、建筑、道桥、轨道、城市综合开发、生态环保、管网、绿色电力等众多领域。“项目多,涉及的国家多,因而在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如何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所得税综合抵免政策的实操、出口退税流程等,多亏有了税务部门的‘管家式’服务,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为助力“走出去”企业行稳致远,东城区税务局不断提升诉求响应速度,对辖区内相关企业定制了“一户一策”服务方案。针对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承包工程的特点,开展税收协定、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所得税综合抵免等政策辅导,组织业务骨干研读“走出去”项目所在国税法,充分利用“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企业争取更多优惠或鼓励政策的同时降低境外涉税风险,为“出海”企业守护税收安全港湾。

东城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升级服务举措、创新服务载体、建强服务团队,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税务力量。

小东说税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