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3 09:19
安吉民间文化与长城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2日晚,北京居庸关长城上,来自竹乡安吉的灯火,照亮了长城。璀璨灯火里,安吉的非遗文化再次淋漓展现。
夜幕降临,在激越的《响木舞》鼓点声中,竹灯通道、长城门楼、城墙通道、烽火台的灯光依次亮起,竹乡灯火 照亮长城——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特别展暨“民俗里的湖州”·安吉“非遗”文化长城展示活动拉开帷幕。
安吉是“中国第一竹乡”,是“安吉白茶”原产地域,更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目前,安吉有县级以上非遗200多项,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2项,省级13项,市级72项。另外,安吉县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11名,市级传承人66名,县级传承人161名。这其中,以“竹”和“安吉白茶”为元素的“非遗”项目占据多数,2022年 11月29日,包括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安吉县一直在努力探索“艺术乡建”、“文艺赋美”、“文化赋能”、“东亚文化之都”路径,而用“非遗”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注入文化力量,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竹灯在居庸关长城点亮,安吉“非遗”文化长城展示活动也正式开始,现场吸引了不少前来夜游长城的北京市民和全国游客。竹灯长廊里,千盏造型别致的竹灯随风摇曳,映照出安吉这个“中国美丽乡村”的曼妙轮廓;“两山”转化成果展区里,摆满了以“安心吉鲜”和“安吉优品”为主的安吉优质农品,好生态里孕育好农品,是“两山”转化最直接的体现;“绿水青山 旅居安吉”和“黄浦江源度假区”推介区展示着安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当年“卖石头”到现在“卖风景”,安吉休闲产业异军突起;以竹代塑区里,竹编包、竹碗等日用和文创产品全面展示了安吉以竹代塑的成果,也为中国“双碳”战略提供了“安吉方案”;茶文化空间里,“安吉白茶手工炒茶制作技艺”非遗大师入围者们展示着安吉白茶手工炒茶、泡茶的技艺,游客们纷纷驻足品茶,这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最真实的图景;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和安吉“非遗”展示区里,来自民间的“非遗”手工艺人表演着各自的“独门绝技”;安吉特色节目竹叶龙在各个推介展示区里穿梭表演。
中国民协会员联络与维权处处长王森表示,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城”+“非遗”,为“文化自信”找到了最好的注脚。
“对安吉来说,这也是再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局长罗福娣说,近年来安吉一直稳居全国旅游百强县榜首,长城自带的大流量,为安吉的旅游、优质农产品和民间文化都提供了推介良机,扩大了安吉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启动仪式上,极具安吉特色的“竹乐”表演拉开了序幕,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先后致辞;中国民协非遗融媒体传播中心与安吉相关部门交换共建协议书,未来将共同推动民间文化艺术建设。此外,安吉方面还向北京居庸关长城管委会捐赠了一套民间文艺艺术品——茶空间,这套茶空间集合了安吉的竹文化和白茶文化,极具特色。
此次活动,还特别结合了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特别展览。展览通过多媒体视频展播和实物展示的形式,展现出五福剪纸、熊猫刺绣、皮雕铠甲、吉祥花馍、红韵漆器、缂丝团扇、猴王核雕等200余件来自全国精美艺术品。这些作品从多个视角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描绘了盛世中国人民群众的幸福小康生活;展现了民间文艺工作者笔耕不辍、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诠释了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化和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为参观者开启了一道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民间艺术之旅。
通讯员:蒲璇 摄影:潘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