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0个样品永久保存,这里藏着北京“地下的秘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邓伟

2023-06-08 14:35 语音播报

热点

点开屏幕,下一个任务单,扫描完样品上的智能芯片,剩下的就可以交给机器了。

一瓶瓶制备完成的土壤样品,被依次放入传输通道,渐渐从一层上升到二层,最后一只机械手臂出动,将样品逐一送到指定区域。整个储存过程不过几分钟。

北京土壤样品库采用了自动传输与存储设备,由计算机软件控制入库及样品调取,一罐罐土壤样本整齐排列在样本架上。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北京市土壤样品库。从2021年正式建成启用以来,这里已经保存了近5000个土壤样品。

大多数样品来自于“十三五”时期和“十四五”时期开展监测的国控网及市控网的土壤点位。“只要是可以收集到的、有代表性的,且符合长期保存要求的环境土壤样品,都会被保存在土壤库中。”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土壤室主任夏夜说,土壤样品库的建成和使用为北京市保存环境土壤样品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空间载体,长期保存这些珍贵的土壤样品对于掌握不同历史阶段土壤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采样点

现场监测人员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土壤无机样品,会被装进一个个样品袋中,每个点位样品大约为2千克。在样品袋的外面贴着一张土壤样品“身份证”,写明样品编号、点位名称、采样地点、经纬度数据、采样深度、采样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采样日期等信息。

户外采样

样品采集回来后,工作人员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将土壤无机样品晾干。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隔几天用铲子翻看一下,大概两周之后,土壤里面的水分就挥发得差不多了。土壤不像大气和水,它并没有那么“娇气”,比较稳定,只需要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在北京土壤样品库的风干室,从样本点采集来的各种土壤无机样本经过干燥处理后才能入库。

研磨制样

夏夜告诉记者,土壤无机样品稳定性好,可以长期保存,但采集过程非常繁琐,有些点位地理情况复杂,采样难度非常大,所以土壤样品相较于大气和水,就特别珍贵。“水可能每月采集一次,大气可以自动监测,而土壤变化情况缓慢,监测周期较长,像国控点位的土壤5年才能采集并监测一次。”夏夜说,土壤样品库中保存的土壤样品可以代表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个区域的特定土壤环境情况,为将来同一个区域的土壤环境变化情况提供可比较的土壤环境历史载体。

海陀山和平谷桃园土

北京土壤样品库展示区展示了北京部分特色样本点位的土壤分层结构,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北京地下的秘密。

同一个点位的土壤样品,还会分装至棕色玻璃瓶里,冷藏保存。“这部分土壤要进行有机分析,看看土壤里有机物质的含量,所以必须避光冷藏保存。”夏夜说。

有机样本冻干

抵达土壤库的样品,也有不同的保存期限。一般分析用的预留土壤样品,不存入永久库,只保留2年左右;而那些特殊和珍稀的土壤样品则要永久保存。“像国外的一些土壤样品,已经有了上百年的保存历史。”

存放柜

目前,北京市的土壤样品库中近5000个样品都凭借自己独有的“身份证”,永久“入住”土壤样品库,将成为北京土壤的历史印记。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