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怎么算?一文教会你
北京劳动就业报 | 作者 崔宏宇

2023-06-09 16:33 语音播报

城事

房山区的陈大姐是一名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她在家门口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参加了灵活就业社保。陈大姐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参加灵活就业社保能领养老金吗?是否和退休职工一样?带着陈大姐的疑惑,记者采访房山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

1、养老金是怎么来的?

我们常说的养老金又叫基本养老金,专业来说就是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其中基础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和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从本人个人账户中支付。

像陈大姐这样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养老保险,同样拥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符合退休政策后,当然能领到养老金的。

2、养老金是咋算的?

按照我国目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个人账户金额多少、退休年龄的大小、当地职工平均工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

累计缴费时间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缴费水平越高、退休时间越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另外,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会影响计发月数,从而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产生影响。

3、以灵活就业参加社保和参加职工社保,养老金的算法一样吗?

举个例子,张三和李四二人同龄,张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李四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社保,两人都从2008年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今年缴费满15年无中断且达到退休年龄。他们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都以参保人退休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被保险人的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年限)每满一年发给1%。

具体参考这一公式:基础养老金=(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

其中,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张三李四同年退休,所以C平相同;Z实指数为实际缴费工资指数,因二人缴费工资相同,所以Z实指数相同;N实+同为实际缴费年限加视同缴费年限,二人缴费年限相同,所以N实+同相同。因此,两人的基础养老金相同。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以2022年最低缴费基数为例,在二人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记入个人账户储存额相同,均为469.52元,累计缴费15年个人账户储存额相同,以个人账户储存额6万元为例,男士退休年龄为60岁,计发月数为139月,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是60000÷139=575.54元。

因此,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退休时养老金计发基数都相同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是一样的。但如果,灵活就业人员选择更高的缴费基数,养老金自然也会更高些。

教你在网上自测养老金

其实,想知道自己的养老金能有多少,在网上也能进行简单自测。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就开通了养老金测算服务,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都能测算。

除了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也可以测算养老金。进入电子社保卡页面,选择“全国服务”—“养老金测算”服务后,填写相应参数,就可以测算养老金了。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