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5 07:12
今年2月份,十位市民的照片登上了北京公交的站台广告牌,他们有着不同年纪的面庞,面对镜头甚至还带着几分相同的青涩。海报上只有一行字:2022年北京榜样。而这正代表着这座城市对于凡人义举的最高礼遇。
十多年来,“北京榜样”评选已涉及46万人,上榜的周榜人物、月榜人物数量也已超过1万人。他们“藏”在这座城市的各行各业里,以凡人之力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在困苦时刻挺身而出,彰显着市民的精气神,也体现着这座城市精神文明的高度。
阳光北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小虎(右)在积极做好企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开展农村妇女培训就业脱贫等工作。图为春节后,赵小虎从外省接来务工人员。本报记者 甘南摄
殷金凤(右)是朝阳区呼家楼北社区原党委书记。多年来,她以社区为家,乐于扶危帮困,善于解决问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解难书记”。褚英硕摄
正月初五,京承高速主收费站上,获评“北京榜样”的朝阳交通支队民警敖翔开始了节日后期返程高峰的疏导工作。 本报记者 甘南摄
张旭:教科书式的防疫行为体现担当
2022年,吉林人张旭来北京四年了。这一年的4月前,他与城市里的很多人相似,与室友合租着房子,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地点和家之间穿梭、打拼,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一年的4月过后,原本波澜不惊的日子发生了巨变,这座城市的报端、荧屏、社区,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他的名字,听说过他的市民为他竖起大拇指,平凡的名字之外,人们还会在脑海中检索出另一个称号:“他就是那位‘中国好邻居’,北京的218号感染者。”
张旭从没想过自己会在异乡出名。去年4月,北京进入新一轮疫情高发期,按照当时的疫情防控政策,密接、阳性人员都需隔离。张旭从事室内设计行业,在得知自己当天接触的一位工地工长为密接人员后,他马上自我隔离,当天便没再返回所住的小区。待第二日得知工长确诊后,张旭马上向公司、工地和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报备了情况,并独自把车开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在车上静候超12个小时,之后被救护车转运至医院。
到医院后不久,张旭发起烧来,最终被确诊,成为北京第218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但因为前期所做的一系列举动,让他所在的居民楼避免了长时间的封控。北京疾控中心曾称,他教科书式的防疫行为,既保护了小区居民,又降低了社会传播风险,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
而在教科书式的防疫行为背后,张旭向记者讲述过他曾经面临的犹豫和思忖。比如在得知自己有可能感染时,他也考虑过回家,“但一想到别人,就觉得自己不能把他们都连累了,万一呢”;在出院后隔离观察期间,他也总害怕自己复阳再给别人带去麻烦,“哪怕有一丁点传染性,我都没法安心,毕竟要面对同事、家人、社会,这我接受不了”。
张旭这种处处为人着想的行为担当获得了网友们的点赞,称他是“来自于平凡生活的英雄”。对于张旭而言,在这段需要直面新冠病毒的经历里,所有抉择的出发点,不过五个字:不连累别人。张旭来北京的时间不算太长,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他总怕给别人添麻烦,也总会习惯性地将“别人”放在“自己”前面。
城市里的人们也从不吝惜回馈这样的仗义与担当。去年5月,经过20多天的治疗和隔离观察,张旭解除隔离出院。临近晌午,艳阳高照,仍挡不住邻居们的热情,小区里的人一路相迎,为他拉起条幅送上鲜花和掌声。一位小学老师递给他一幅孩子们画笔下的“好邻居”漫画,也有居民将花费80多个小时制作的丝绫堆绣,亲手送给了他。张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里、发言中——“我长大了,也想成为他。”
这一年年末,张旭被评选为“北京榜样”年榜人物。他也是这年榜单上十个人物中唯一一个北京“新市民”。虽然去年的疫情高峰早已过去,但是张旭曾经为了保护更多人的举动一直留在人们心中。张旭说,北京这个城市同时也在感动着他——任何一个为城市付出过、奉献过的人,无论来自哪里,北京都会给予他热情的拥抱与肯定。
郎佳子彧,是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曾为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外国元首展示面塑。今年初,他荣获“2022北京榜样”年榜人物。本报记者 方非摄
王龙:城市温情让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与张旭的年龄相仿,山东人王龙来北京的时间比张旭还要早三四年。2022年6月,王龙因一次见义勇为,被评为“北京榜样”的周榜人物,在那个夏天,一个诞生于刹那间的决定,让王龙挽回了两条生命。
事情发生在2022年6月3日,那天是端午节。傍晚,王龙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石景山区冬奥公园永定河边玩耍,忽然听见有人呼救,扭头一看,两个孩子正被湍急的河水冲向远处,一个距离岸边十来米,另一个已经被水冲到了六十多米远的下游。来不及多想,王龙直接跳下水救人。
王龙回忆起那个瞬间,他说当时的自己是来不及思考的,“因为一旦权衡犹豫,甚至哪怕多看了我身边的儿子一眼,我可能就没有勇气下去了。”6月初的北京,河水仍有些凉,永定河的那段河道也比王龙想象得更深。王龙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在水里跑了几步,脚就已经触不到底,他顾不上脚下的深浅,在搭救起距离岸边较近的孩子后,又奋力朝远处的另一个孩子游去。
王龙甚至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游回的岸边。实际上,赶到第二个孩子身边时,他几乎已经力竭,快脱力的时候,甚至想过抓住水草来维持体力和平衡。王龙咬着牙拉着孩子游回岸边时,落水孩子的妈妈瘫坐在河边,不住地向他表示感谢,当时的王龙“不想把这件事当成大事”,没多休息一会儿,便离开了河岸。
但巨大的体力消耗,还是没支撑王龙走出100米。离开河岸不久,王龙就晕倒在地。等到终于恢复意识,已经是三个小时后,那时他已躺在了附近医院的病床上。
这并不是王龙第一次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2021年8月,同样是一个傍晚,在石景山区一栋建筑的顶层活动区,王龙与同事合力拦下了一位想要跳楼的男子;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时,他还在所在社区担任了长达半年的志愿者。
于王龙而言,这些不假思索伸出的援手,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北京这座城市曾经给予自己的帮助。
王龙说,北京是一座充满正义感的城市。2014年刚来的时候,偌大的北京城,让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小伙有些不知所措。他回忆起那时初来乍到,某日儿子发起高烧,几近昏厥,情急之下,他只好带着孩子,开着外地牌照车途经长安街,赶奔医院。直到被执勤的交警拦下,他才知道自己违反了交通规则。
当时王龙急得说不出完整的话,一个劲儿地跟警察重复着自己孩子的病情,执勤的交警看到孩子不能说话,睁不开眼,没犹豫立刻放行,还紧急通知了下一个路口执勤的同事。
来北京快十年了,这件事王龙一直记在心底。对初入北京的人来说,这座城很大,光鲜繁华,林立的高楼间,似乎给人以疏离之感,但王龙知道,真正的北京并不冰冷。他说,正是北京这座城市中涌动的温情与人情味,让他在任何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榜样人物集体亮相。本报记者 方非摄
宋薛礼:百姓锁匠三十年挽救七十余个家庭
跟张旭和王龙比起来,宋薛礼当算得上是一名“老前辈”,王龙刚到北京的2014年,宋薛礼已经成为了那一年“北京榜样”的年度提名人物。与张旭的守善担当和王龙的救人于危难不同,宋薛礼成为“榜样”靠的是一门手艺。在约30年的平凡日子里,他用这门手艺,挽救了七十多条宝贵生命。
出生于1970年的宋薛礼是山西人。从部队复员来到大兴的那年是1992年,他选择来投靠从事修锁开锁行业的大哥。虽然当上了锁店里的“小跟班”,但当时的宋薛礼仍然一心想成为军医,从没想过自己会和大哥一样成为一名真正的锁匠。
宋薛礼的人生轨迹是被一串急促的敲门声改变的。那是30年前的一个晚上,一位老人敲响了锁店的门,她声音急切,告诉宋薛礼自己将钥匙落在了家里,灶台火上还热着锅,要是着了火,老人的家可能就毁了。宋薛礼当时还没出师,更没单独作业过,可是到了危急关头,硬着头皮也得上。
夜晚,急活,独自一人,对于当时技艺还未经考验的宋薛礼来说,这样的职业生涯开端,是将所有的难度值统统“拉满”。他蹲在地上,学着大哥开锁的样子,似是如有神助,两三下就把锁打开了。
当军医,救人于生死关头,当锁匠,也会助人于危难之间,两份职业有千百种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致的。宋薛礼打开了老人家的锁,也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扇门。
一辆三轮车、一把遮阳伞、一张修锁桌,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这些就是宋薛礼的全部职业装备。从出摊的第一天起,他给自己立下规矩,对贫困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一律免费。这些年,宋薛礼免费开锁4500多次,免费配钥匙7万多把,更挽救了75条宝贵的生命及背后的家庭。这并不是年轻时候的宋薛礼计划中的职业道路,但某种意义上,却是殊途同归的。
个人的力量有限,宋薛礼还在2009年组织成立了大兴区首家镇街级社团组织——大兴区清源街道志愿服务协会。每月5日、10日及重大节日,宋薛礼都会带领会员来到社区、敬老院及农村进行各种志愿公益活动。
在宋薛礼的修锁铺里,一直留着一块牌子——共产党员摊位牌,这是1994年大兴县(区)个体协会颁发给他的,是他正式成为锁匠后得到的第一份荣誉,也见证着他三十年不改的初心。
记者手记
平凡人的精气神融入首都华彩乐章
翻看曾经讲述“北京榜样”事迹的新闻,“局气”是评论区里的高频词汇。在老北京话里,这个词代表着正直、讲道理、守规矩,引申开来,也有了仗义、大气等诸多含义。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有里有面儿的北京人,对某人某事表现出的高度认可,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精气神的一部分。
榜样之所以有力量,在于他们的局气,不单单存在于被人看到的那个瞬间。正如,张旭的敢于担当不只是体现在他在车上自我隔离的那12个小时,王龙的勇敢果决也绝不完全浓缩在他将个人安危抛于脑后的一刹那,宋薛礼乐于助人的品质也不是诞生于那个第一次成功开锁的夜晚……
“北京榜样”之所以成为“榜样”,并不在于他们做对了哪件事,而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品质、局气和精神力量,会在每一个他们被需要的时刻迸发,这就是他们的精气神。
城市的核心是人。属于平凡者的精气神,聚在一起,也就组成了一座城市的气质,也是城市生命力的所在。北京的流光溢彩、古都的深厚底蕴,必定也包括着这些来自于平凡人的光与热、力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