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8 22:00
精致华美的音乐旋律、个性丰满的女性角色、细致铺陈的人性百态、令人扼腕的悲剧色彩,让普契尼歌剧《托斯卡》至今常演不衰。6月13日至18日,国家大剧院与上海歌剧院、陕西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托斯卡》亮相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3,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携手莫妮卡·扎内廷、韩蓬、安布罗焦·马埃斯特里以及孙秀苇、王冲、张扬各自领衔的两组演员阵容,再次为观众呈现了普契尼的这部传世杰作。
“首席联合制作方”意味着经验与责任
2022年12月,这一版本的《托斯卡》亮相国家大剧院建院15周年直播周,线上首演的全网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今年2月,《托斯卡》登台上海歌剧院。在结束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后,7月,《托斯卡》将走进陕西大剧院,完成三地巡回演出。“这是国家大剧院以首席联合制作方的方式与国内歌剧院进行的合作,也开启了彼此之间更为深层次的艺术交流。”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说。这种模式既是对世界剧院北京论坛精神的响应,同时整合了各方优势资源。
“‘首席联合制作方’是一个行业内术语,指的是牵头的主导方。”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部长韦兰芬解释。按照国际通行的行业标准来说,“首席”意味着要首先完成项目的组织制作,然后把服装、布景交给其他合作方,由他们自行安排演出。放眼国内,立足全国文化中心、深耕歌剧领域多年的国家大剧院,在制作体系和经验上的丰厚积累是公认的业界翘楚。
“比如,在确定创作选题后,如何在整个流程中把控艺术走向、资金投入和艺术家选择,我们都形成了一些非常科学的做法,在项目后续的落地执行中,国家大剧院也有着从钢琴声乐指导到舞美统筹、舞台监督、技术管理等岗位的全链条架构。”韦兰芬说。这套完整而高效的系统,非常值得借鉴推广,“很多联合制作方的歌剧制作体系,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完备。在合作中,国家大剧院科学有序的分工、在各个专业版块中的人才培养,可以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帮助。”
服装再利用做出有益尝试
依托强大的声望与经验,作为首席联合制作方的国家大剧院为这版《托斯卡》奠定了极具实力的主创班底。著名歌剧导演阿蕾桑德拉·潘泽沃尔塔与国际顶尖舞美设计师威廉姆·奥兰迪携手,以当代的视角和审美,为经典作品注入了新的表达:一堵高墙伫立在舞台后方,深邃纯粹的蓝色从巨大的T型空隙中透出,与托斯卡衣衫的颜色如出一辙。这个热烈、善妒、可爱的姑娘沉醉在与恋人卡瓦拉多西的爱情中,觊觎她多时的警长斯卡皮亚却设下圈套,步步算计。黑暗与阴影随着斯卡皮亚的到来而迅速蔓延,高墙外,乌云滚滚,遮天蔽日……风格简约的舞台上,隐喻无处不在。
“现代化布景的美学象征意义大于纯粹的还原历史。”阿蕾桑德拉·潘泽沃尔塔说。在她看来,歌剧艺术能否激起当代观众深层的共鸣至关重要,为此,新版《托斯卡》设计了全新的舞美布景和道具,但同时,随着剧场艺术的发展,绿色低碳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行业共识。
环保意识也闪烁在这版《托斯卡》制作和呈现过程的始终——熟悉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的观众,或许会觉得这一次演员们的服装似曾相识,托斯卡蓝红二色的长裙、斯卡皮亚黑暗阴沉的制服……所有的服装,其实都来自2012年国家大剧院制作的上一版《托斯卡》。“国家大剧院已经积累了50多部世界经典歌剧,我们有着相当丰富的服装库。这一次,我们循环利用了从前的制作物品。”韦兰芬介绍。在提高舞美服装资源利用率、开创新时代绿色低碳制作模式等层面,《托斯卡》迈出了扎实的一步,这些有益的探索将成为行业共享的制作经验。
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
“剧院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许忠说。作为《托斯卡》联合制作方之一,上海歌剧院希望“能向国家大剧院学习,同时也展示我们的实力”。
在这轮演出中,许忠执棒的乐团表现亮眼,对歌剧音乐的细节把控游刃有余,不同声部精妙平衡,为人物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铺垫了丰富的细节;上海歌剧院独唱演员韩蓬饰演的男主角卡瓦拉多西也可圈可点,对爱人深情不渝,对理想信念坚持不屈,第一幕咏叹调“奇妙的和谐”带动了全剧第一个高潮,另一段著情感名咏叹调“星光灿烂”唱响时,他的歌声再次充分展现了男高音“黄金小号”的魅力。哪怕与莫妮卡·扎内廷、安布罗焦·马埃斯特里这两位能炉火纯青地驾驭普契尼歌剧的意大利歌唱家同台,韩蓬的表现依然不落下风。
“《托斯卡》的联合制作,为中国歌剧启动了新的模式,搭建了新的阶梯。”许忠说,“合作是推动中国歌剧市场欣欣向荣的有力且有效的路径,未来,我们希望能与更多同仁一起,为中国歌剧发展掀起新的高潮。”
摄影:王小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