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5:18
6月22日至24日端午节三天假期中,市属公园、国家植物园(北园)、中国园林博物馆将推出52项4个版块的端午文化活动,以“游民俗、观夏致、思先贤、乐科普”内容为主,为市民游客提供消夏纳凉、品味节日的好去处。
资料图。程功摄
包粽子、佩香囊等传统活动“漫忆端午”
自古以来,端午有祛避五毒、祈福辟邪的传统习俗。如今,天坛公园将结合制作辟疫香囊、编织五彩绳等方面的习俗和文化,用直播的方式带大家在天坛里过端午、纳安康。香山公园首次举办“仲夏香事”市集,在椴香林设有“射五毒”投壶和“五彩丝线大转盘”等互动体验区,为游客带来节日传统体验。
端午节当天,市民游客可参与颐和园听鹂馆、景山公园永思殿、玉渊潭公园科普木屋的集体包粽子活动,互送祝福,也可在陶然亭公园制作别具端午味道的五毒饼和安康花束。此外,在陶花园文创店内,非遗手工艺绳结传承人将现场带领游客编织五彩绳。国家植物园(北园)、北京动物园、紫竹院公园则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手工香囊制作活动,期待大小朋友一试身手,传递与“粽”不同的节日祝福。
多重园林声景呈现夏日景致
人们既可以线上欣赏天坛公园《制礼作乐》端午专场演出,也可在北海公园多维度体验园林晚景,在景山公园古琴文化展聆听琴韵,在紫竹院公园欣赏端午诗歌音乐会,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昆曲展演中感受山水有清音的园林文化。在颐和园、北海、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等水面公园,泛舟欣赏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盛夏美景。同时,市公园管理中心推荐中山公园兰花精品展、国家植物园(北园)端午植物展、中国园林博物馆夏日园居展等,既是名展又是消夏纳凉的理想景区。
吟诗颂词品端午,游园怀古思先贤
在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内,有一处专门纪念屈原的独醒亭景区。6月22日,第十八届陶然端午诗词作品颁奖将开启端午节日游园,延续怀古思贤、吟诗诵词的习俗,公园将开展诗词赏析、民俗讲解、科普展示等,成为市民游客缅怀先贤、进行公园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此外,香山公园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开展“我眼中的红色香山”——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深度游。中山公园推出“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精品课,为孩子们的假日带来少年中国学会、文学研究会的红色故事讲解。
草木识香知端午,传统节日妙趣多
颐和园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其石舫、御舟、游船和龙船是一大特色。节日期间,船舶主题的御舟文化科普体验将增加市民游客对端午与舟船的了解。
香山公园实地开展瓦当拓印、香印制作、手工制花等体验活动,以夏日文化一日游的形式带领游客了解碧云寺、见心斋的历史故事和乡土植物。到了晚上,“香山奇妙夜”则以亲子合作、科普观察等丰富游客晚间活动,探寻不一样的香山文化。
端午期间,景山公园在主干道两侧布置端午道旗,并结合园内二十四节气夏至展、端午民俗科普展等,展示夏日习俗、端午历史和传统诗词。
中国园林博物馆依托其自然科普展教空间,面向观众开展植物星球、秘密花园等互动探索活动,解密园林生态、植物多样性和园林生态知识。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提示:部分现场活动视天气情况开展,请提前了解公园相关信息。近期高温天气持续,请市民游客在端午游园时注意防暑降温。
01
游民俗
主题 |
时间 |
地点 |
主要内容 |
迎佳节庆端午,听鹂馆品粽香 |
6月22日 |
颐和园 贵寿无极 |
园方准备粽叶、糯米、小枣等原材料,邀请游客一起手工制作传统小枣粽子,品宫事颐庭下午茶,向游客赠送五彩绳。 |
水舟游颐和—御舟文化科普体验 |
6月22日 |
颐和园 耕织图 |
介绍园内石舫、永和轮等船只的历史、文化和特点,通过龙船拼插互动活动,增加游客对颐和园舟船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
过端午、颂传承 |
6月22日 |
天坛公园丹陛桥游客服务中心、西二门前广场 |
向游客讲述天坛传说故事,带游客领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
天坛里的 端午节 |
6月23日 |
天坛公园科普园 |
活动从草木识香知端午、制作辟疫香囊、编五彩绳等多个互动环节带游客在天坛里过端午。 |
端午知识普及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北海公园东岸橱窗、 线上 (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 |
利用现代插画形式表现端午节系列传统习俗。 |
端午送折页活动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北海公园御绣缘文创店、蚕坛文创店、文创堂 |
发放端午节专题折页200张,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
传统节日及非遗文化展示活动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北海公园御绣缘文创店 |
展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 |
寄情端午游中山 文明游园我先行 |
6月22日上午11点前 |
中山公园南门广场西侧 |
邀请游客制作五彩绳手链、绘制端午小扇子等;发放“文明游园”手提袋;开展志愿者文明引导、秩序维护、咨询答疑等服务,宣传文明游园与“光盘行动”。 |
“仲夏香事”香山香文化精品市集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香山公园椴香林 |
举办“香文化”和“蜂科普”市集,设有“射五毒”投壶、“赢五彩丝线大转盘”等免费互动体验区。 |
夏至节气、端午节 民俗科普展板及道旗 |
6月21至6月24日 |
景山公园东大墙橱窗,主干道两侧 |
利用橱窗展示夏至节气及端午节文化知识,沿主干道布置道旗,普及历史、习俗、传统诗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端午包粽子 |
6月22日 |
景山公园永思殿会议室 |
邀请游客参加端午手工粽子制作活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
端午香囊,与“粽”不同—手作草本植物粽子香囊 |
6月22日 |
国家植物园节气昇活馆 |
活动以“端午香囊,与“粽”不同”为主题。由老师讲解端午节由来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科普所选草本植物的基础知识、制作散发着天然草本植物香气的小香囊。请您提前在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
与“粽”不同—浪漫端午植物展 |
5月30日至7月中旬 |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远志展厅 |
通过品粽子、佩香囊、挂艾蒲、沐药浴、赏花木五大版块着重介绍了与其相关的二十余种端午代表性植物,普及端午植物知识。 |
浓情端午 欢乐北动 |
6月22日 |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南广场 |
现场邀请游客制作手工香囊、纸粽子,宣传端午习俗,手工材料包数量有限,发完即止。 |
第十八届陶然端午诗词征选颁奖 |
6月22日 |
陶然亭 公园东门“端午农家小景”前 |
组织诗词征选颁奖,弘扬民俗文化,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诗词的撰写,发扬陶然亭特色文化和端午民俗风情。 |
端午民俗专家解析 |
6月22日 |
陶然亭 公园东门“端午农家小景”前 |
在东门影壁墙前设置端午民俗形象图——“端午漫忆”,邀请北京著名民俗专家在现场解说端午节相关民俗习惯。 |
硬质粽子香囊及五彩绳编法演示 |
6月22日 |
陶然亭 公园陶花园文创店 |
邀请非遗手工艺绳结传承人现场演示、解说硬质粽子香囊及五彩绳编法等相关民俗习惯。 |
五毒饼DIY体验 |
6月22日 |
陶然亭公园桂香村创意糕点店 |
邀请游客在园区内桂香村创意糕点店内体验制作五毒饼的活动。 |
端午民俗科普知识展览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陶然亭 公园东门主干路道路两侧 |
在东门主干路两侧展出端午民俗科普知识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游客普及民俗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
“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端午节文化活动 |
6月22日 |
紫竹院公园友贤山馆 |
端午诗歌音乐会 |
端午节本草香囊 |
6月22日 |
紫竹院园内 |
邀请游客学习一些芳香植物知识并制作专属香囊。 |
“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端午节文化活动 |
6月23日 |
紫竹院公园问月楼 |
端午知识讲座 |
“我们的节日”限量版门票 |
6月22日 |
玉渊潭公园各门区 |
公园各门区端午节当天销售纪念版门票,售完即止。 |
“粽叶飘香迎端午 科普互动送安康 ” |
6月22日上午9:00-10:30 |
玉渊潭公园科普木屋 |
观察端午植物、聆听自然与人文故事、亲手体验包粽子以及旱地龙舟等趣味项目。 |
“仲夏长物”2023年中国园林博物馆端午节文化活动—端阳好戏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 |
结合端午文化习俗,通过昆曲经典片段展演,传统民族乐器古琴、古筝展演,凸显园林、戏曲交相融合的文化底蕴,营造园林声景,感受园林中山水有清音的文化内涵。 |
02
乐科普
主题 |
时间 |
地点 |
主要内容 |
颐和园舟船文化科普视频 |
6月22日 |
线上(官方微博和微科普公众号) |
讲述园内著名景点石舫以及永和轮、御舟、龙船等,传播舟船历史文化知识。 |
天坛公园《制礼作乐》线上专场展示 |
6月22日 |
线上 (官方微博) |
开展《制礼作乐》线上专场音乐展示活动,曲目除涉及到中和韶乐外,还根据文献记录按照古代乐曲的器乐配置恢复其他类型的雅乐。 |
“楮墨云香”香山公园科普与传统文化夏日体验一日游 |
6月23日 |
香山公园碧云寺、见心斋 |
活动包括介绍千年古寺的历史和传说故事、水泉院体验“瓦当拓印”、见心斋传统香艺制作体验等环节。 |
“花儿的小秘密”端午节专场科普活动 |
6月22日 |
香山公园内 |
沿选定路线认识夏季常见开花乔灌木及乡土地被植物,观察花的结构特点,并进行手工制作。 |
“琴以观德” 古琴文化展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景山公园观德殿 |
通过实物、图文、影像、空间、互动等多元方式向游客展示和讲述斫琴等古琴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
鸟类科普展板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景山公园东门、西门 |
在公园东门、西门门区摆放鸟类知识问答展板,科普鸟类知识。 |
“你我皆自然——非洲野生动物摄影展” |
5月15日至6月30日 |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 |
展览主题为保护非洲濒危野生动物,共展示79幅参赛获奖作品,具体介绍其在非洲的地理分布、科学属类、所面临的生存威胁以及AWF的保护措施。 |
诗词获奖作品展览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陶然亭东门主干路道路两侧 |
在东门主干路两侧展出端午民俗科普知识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游客普及民俗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
“从典籍里了解中国饮食礼仪”亲子研学活动 |
6月24日上午9:30-10:30 |
紫竹院 友贤山馆 |
带领小朋友们深度游览友贤山馆、参观书吧,在《画中食》展览中,探寻中华饮食文化发展,深度探索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餐饮讲究。 |
飞羽世界——鸟类科普文化展 |
3月25日至8月底 |
玉渊潭公园玉和集樱展室 |
以鸟类迁徙为展览主线,递进式节奏展现鸟类状态,通过典籍和历史中的经典艺术作品,让游客了解鸟的千姿百态。 |
“季候有常 万物和生”生态科普展览 |
3月25日至8月7日 |
玉渊潭公园东北部主路沿线 |
内容包含二十四节气及相应的开花植物、昆虫栖息变化等。 |
“湿地保护”主题科普展览 |
3月25日至12月 |
玉渊潭公园东北部主路沿线 |
展览内容包含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湿地修复的成果实效等。 |
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 |
3月6日至10月8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号主题展厅 |
展览通过百余件传统服饰,展现各民族女性作为服饰文化创造者和承载者的卓越技艺与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长物·居园 |
5月18日至12月10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号主题展厅 |
展览以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为切入点,对晚明士大夫造园思想及技艺进行深入挖掘,通过74件套文物展品阐释古代文人的园居生活美学和崇古尚古之风。 |
极境—走进青藏高原 |
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0月8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三号主题展厅 |
为纪念第二次青藏科考,本次展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弘扬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
园影 |
4月28日至8月13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四号主题展厅 |
展览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解读中国园林,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中国园林博物馆建馆10周年回顾展 |
5月18日至10月8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春山公共区域 |
展览整体回顾建馆十年来在宣传教育、学术研究、藏品文物、展览陈列、景观绿化、服务社会、智慧博物馆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和所获得的荣誉,展示十年来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
“仲夏长物”2023年中国园林博物馆端午节文化活动—夏日园居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 |
结合“长物·居园”主题展览开展香茗、草编、书画、主题捏塑等夏日园居文化活动。 |
“仲夏长物”2023年中国园林博物馆端午节文化活动—植物星球 |
6月22日至6月24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 |
依托园立方·植物星球、秘密花园等自然科普展教空间,讲述园林生态、植物多样性和城市园林生态等知识,引导互动探究,激发对自然的探索兴趣。 |
03
思先贤
主题 |
时间 |
地点 |
主要内容 |
“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精品课 |
6月22至6月23日 |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茶社 |
线上招募8-12岁学生10人,现场讲述“少年中国学会”及“文学研究会”的红色故事。 |
“我眼中的红色香山”——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深度游 |
6月22日 |
香山公园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 |
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开展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的深度游,聆听老一辈革命家在香山的历史故事,活动中设计升旗仪式、聆听红色故事、集章打卡、手工制作活动等环节,激发游客爱国热情、感悟革命情怀。 |
04
线上活动
主题 |
时间 |
地点 |
主要内容 |
蕙芳园兰花精品展 |
6月17日至7月中旬 |
中山公园蕙芳园 |
展出金丝马尾素、日本兰、老山兰、素心建兰、带叶兜兰、龙岩素等。 |
唐花坞花卉精品展 |
6月17日至7月中旬 |
中山公园唐花坞 |
展出百子莲、凤梨、火鹤、蝴蝶兰;搭配室内观叶植物等。 |
多彩的地被植物 |
6月22日 |
中山公园科普小屋、园内 |
实地讲解地被植物的概念与功能、观察园内地被植物以及野生地被保护区。 |
“香山的清晨与余晖”5G慢直播 |
6月全月 |
线上(官方微信服务号) |
利用“5G慢直播”功能展示香山日出与日落余晖美景,将讲座画外音+漫山花景进行巧妙融合。 |
“超能越野赛”智慧步道登山越野活动 |
6月全月 |
香山公园范围 |
依托5G科技设备“智慧步道”系统,邀请游客参与公园登高越野赛,让“爬香山”变得个性化、数据化。 |
香山奇妙夜 |
6月22日至6月23日 |
香山公园内 |
通过室内讲座、园内科普观察,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学习和了解不一样的香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预祝您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