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8:54
2023年6月21日是夏至,也是三伏贴冬病夏治的好时机。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荟萃了多位名老中医经验,结合“天灸疗法”研制了防治慢性咳喘疾病的外用三伏贴“温阳化痰穴贴”(京药制字Z20110007)。连续10年为全市684家医疗机构保质、保量提供“北京中医药冬病夏治”-医院制剂温阳化痰穴贴调剂使用,调剂量约每年1100万贴,服务人群15余万人。
三伏贴可以用于慢性咳、痰、喘类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和老年体虚反复外感等)。咳血、孕妇、结核、支扩、过敏、瘢痕体质人群慎用。体质实热型以及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者不宜进行三伏贴治疗。在适应症范围内的患者,在医生诊疗判断下,方可进行三伏贴治疗。
今年共有4个伏,时间是7月11日至8月19日,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贴敷,北京中医医院从6月21日(夏至)起门诊预约贴敷,避免了人员聚集及多次往返医院。
三伏贴预约方式
1、关注“北京中医医院”微信服务号,进入“预约挂号”后即可预约“三伏贴专用号”,呼吸科门诊、综合门诊、老年病门诊、儿科门诊、耳鼻咽喉科门诊均可预约。
2、6月21日起,预约呼吸科、综合科、老年病科、儿科、耳鼻咽喉科号源(普通号、专家号均可),就诊时可直接预约三伏贴治疗。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目的是趁机体内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因阴盛所致的宿疾,尤其是冬日易患的宿疾得以治愈。简单说就是在夏天治疗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反复感冒等。
冬病夏治原理是什么?
冬病通常归结于阳气不足,也就是机体自身所产生的热量不够,寒从内生。“冬病”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反复发作;一是冬重夏轻。在夏季病情缓解时要从根本上治疗这类疾病,从而使疾病到了冬季不发、少发或轻发的治疗目的。
冬病夏治基于“天人一体”理论,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的规律,人体阴阳受到自然界节律变化的影响。自然界在夏季阳气旺盛,尤其在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也达到顶峰,经络通达,气血充沛。
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至冬季时不易被严寒所伤。
三伏贴里有什么药?
温阳化痰穴贴(京药制字Z20110007)含有炒芥子、细辛、百部、白芷、醋五味子、冰片等,诸药配伍,发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应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以及小儿、老年人(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人群。
孩子能贴三伏贴吗?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可以使儿童自身的阳气得以充实,抗病能力得以增强,对秋冬季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反复发作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从夏至起到头伏之前进行第一阶段的敷贴,可以达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进而再进行三伏的敷贴,从而达到纳阳摄气、扶正固本、强壮正气(提高儿童免疫力)的作用。
三伏贴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咳嗽及鼻咽炎进行预防。另外,由于儿童鼻炎、哮喘多与呼吸道感染诱发有关,故也可通过贴敷预防呼吸道感染来减少哮喘与鼻炎的发作次数;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儿童也可通过贴敷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从而减少局部炎症刺激,起到减轻局部腺体肿大作用。
儿童贴敷时间为2-4小时。如有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可随时揭去。如有发热应暂停贴敷,皮肤有破损、对贴敷有过敏者不能进行贴敷。夏季气候炎热,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贴敷当天,应禁冷饮和油炸食物、禁洗冷水澡和游泳。
三伏贴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伏贴外治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无毒,治疗期间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每伏连续贴敷3日,每天贴三个穴位,贴6—8小时后取下。
白天贴敷最佳,注意皮肤反应,如局部出现痒、痛、起泡等剧烈不适反应,可提前去除膏药,并咨询医生。注意避免衣服药贴部位染色,可选择深色类上衣。贴敷期间忌吃冷食冷饮,忌烟酒油腻食物,有感冒发烧的患者暂时不贴。贴敷后如有不适,如:局部刺痒,疼痛,出现疱疹或皮肤破溃等,请立即取下药物,并及时到院处理,严重的也可直接到皮肤科就诊。
在贴敷的过程中一定要看皮肤的反应,如果皮肤过于敏感,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要及时到医院处理。有些人群不宜进行三伏贴的治疗,例如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痰热型、反复咳血、疾病发作期(如发烧、咳喘等)患者。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和妊娠期妇女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