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 17:31
暑期在即,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重点整治有害内容隐形变异问题、网络欺凌问题、隔空猥亵问题、网络诈骗问题、不良内容问题、网络沉迷问题、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等7个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整治项目中既有年年出现的顽疾,也有近期发生的新症,通过防与治相结合,全面护航未成年人的暑假用网之旅。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用网时间和用网频率必定大幅增加,沉迷网络、沉迷网游等现象势必格外突出;此外,网络诈骗等不法分子也会瞄准青少年。暑假本该是孩子放松身心,学习提升的时间,若是整日接触乌烟瘴气的内容,不光是家庭经济会受损,还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一个暑假的伤害,很可能就是一生的噩梦。
针对暑期网络乱象,自2020年以来,网信办连续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一系列举措之下,网络生态明显改善。但随着互联网环境变化,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违规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等老问题换个马甲蠢蠢欲动,以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和赌博迷信内容,利用“AI换脸”“AI绘图”“AI一键脱衣”等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图片视频,这些新问题开始逐渐冒头,孩子暑假用网仍然存在诸多隐患。
让孩子远离隔空猥亵和新技术新应用风险,并非杞人忧天。最高检去年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报告指出,近5年来,未成年人被侵害犯罪持续上升,其中“隔空猥亵”侵犯未成年人案件高发、频发。据报道,有的“大灰狼”混进中小学聊天群,将自己伪装成同龄人,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孩子拍裸照,甚至对孩子实施线下性侵;还有人利用新技术,把“AI一键脱衣”“阅后即焚”等龌龊功能用在未成年人身上,或是生成低俗色情图片视频,或是诱导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还有一些色情漫画APP瞄准了青少年群体,在假期加强推广力度。躲在网络背后,将黑手伸向孩子,可谓丧尽天良。
某些平台或是管理不力,或是作壁上观,或是为虎作伥,都加剧了网络乱象对孩子的影响。不少短视频平台,都充斥着擦边内容和污言秽语。本次专项行动重点巡查未成年人较为活跃的网站平台,压实网站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重拳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违规行为。从巡查到打击,可谓是全链条监管,这是对平台的严要求,也是对不法行为的强震慑。平台方也应该提高自觉性,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对于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平台在处理时不妨从严,坚决不给内容发布主体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孩子拥有干净的网,需要线上打击,同样离不开线下的配合。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不能都将希望寄托在网络主体的自觉上。要知道,大多数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多是线下缺少陪伴,或者是缺乏引导。只有解决线下的问题,线上的问题才不会反弹。对家长来说,暑假期间多陪陪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合理使用互联网,提升孩子抵抗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才能守护好孩子的快乐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