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07:16
自古以来,家书承载着浓浓的骨肉亲情,尤其在大批游子漂洋过海讨生活的侨乡,一种名为“侨批”的家书,真实记录了近现代海外华侨华人历史。侨批,也称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单暨家书。在抗战时期,它不仅维系着海内外亲人之间的感情,也记录下了很多华侨的爱国报国之心。在侨批档案中,有一种形式叫回批,简单来说就是侨批家书的回信,也就是收批人收到侨批后,通过原渠道给寄批人的回信。今天的故事就从一封特殊的回批开始。
这是一封特殊的侨批,是对一份来自海外的侨批的回信,也叫回批。这封特别的回批,揭开了一段尘封了60多年的历史。
汕头市革命后代、文史爱好者杨泽武:这是周恩来同志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寄来的信,收信的人是詹鸥波。
这封回批,由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联名写就。信中对苏君谦、郭子纲、黄奕三位华侨的爱国热忱表示钦敬,并鼓励更多海外华侨回国学习抗日知识。然而这封信的收件人却是信宁村村民詹鸥波。
汕头市革命后代、文史爱好者杨泽武:苏君谦和两个伙伴在泰国经营,国内是詹鸥波他们在信宁的晨光小学里任教。
苏君谦和郭子纲、黄奕、詹鸥波都是澄海信宁村人。1924年,他们四人组织知识青年成立读书会“郁联社”和晨光小学;后来苏君谦等三人到泰国谋生,詹鸥波留校任教。抗战爆发后,1938年初,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发表了对海外华侨募捐的宣言。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丁:当时的南洋华侨,都组织了相应的社团来直接捐款给八路军。
汕头市革命后代文史爱好者杨泽武:苏君谦也想支持祖国的抗日运动,在泰国寄来了200元到詹鸥波这边。詹鸥波通过汕头的特殊渠道,把钱寄到了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丁:当时八路军在香港的八路军办事处和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那边,几乎收到每一笔款项都有一个回信。
这枚珍贵的回批,原件已收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回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最大限度地动员全民族参加抗战,也在汕头市侨批档案馆珍藏并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