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15:24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第64军数万名战士正忘我地投入到陇海铁路宝鸡到天水段的建设当中。
01
陇海铁路的宝鸡到天水段于新中国成立前修建,全长155千米,因质量极其低劣而很少正常通车。第64军战士们担负的任务,正是对这155千米的铁路进行修复。
当时的陇海铁路宝天线处于完全瘫痪状态,修筑难度超乎想象。在缺乏现代筑路设备的年代,战士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血肉之躯和战天斗地的决心。
图:第64军战士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
然而就在工程顺利开展之时,朝鲜战争爆发,第64军很快便接到了入朝作战的命令。
图:第64军第191师跨过鸭绿江的珍贵照片
当战士们撤离时,陇海铁路宝天线的修复工程已接近完工,相当于战士们只用8个月时间就基本打通了这条线路上最艰难的部分。
在第64军修筑宝天线期间,有56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得知这一切,彭德怀心绪难平。在修建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时,他饱含深情地为第64军题词。
图:彭德怀为第64军题词
王晓建 军史专家:
彭老总不太表扬人,严厉,所以给第64军的题词不多见。那100多字,既涉及到了他们修铁路,也涉及到了他们在朝鲜作战,让人看了挺感动的。
02
陇海铁路的宝鸡到天水段虽已接近通车,但宝天线以西的天水到兰州段还远远没有完工。解放军撤离后,陇海铁路天兰线的修筑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难题,工程即将陷入停滞状态。
针对这一紧急情况,西北军政委员会开始了紧张的商议。1950年1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批准了动员组织民工参与铁路建设的提议。
经过动员,数万名工人投身西北铁路建设。他们斗志昂扬,决心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建造出新中国第一条西北铁路干线。
然而,铁路建设者们很快发现,在黄土高原上修建铁路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一旦遇到黄土高原特有的硬胶质土壤,风钻和炸药便完全不起作用,只能依靠人力。各种施工难题接踵而至。
雷向锋 中铁一局 副总工程师:
甘肃区域基本处于黄土地区,没有水的时候它很硬,强度很大,掰也掰不动,就像锅盔一样。要放炮可能炸一个洞,爆破不了多少东西。要拿这个设备去凿去挖,凿半天可能就打个眼儿。
为提高工作效率,大伙儿开动脑筋研究出多层工作方法,工程进度大大提高。
1952年6月,黄土高原上首次修建的长达2000米的隧道竣工,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图:《人民画报》1952年9月号封面上的曲儿岔隧道
03
在那个广大妇女刚刚翻身解放的年代,陇海铁路天兰线的建设工地上竟然还出现了驾驶推土机的女司机——胡友梅。
图:新中国第一位女推土机手胡友梅
胡友梅 中铁一局机械筑路工程处 原推土机手:
操纵拉的时候,我们女同志就坐在轨链上,要不劲不够。要用劲拉,让它齿合,要比人家累。挂个边这两个脚才能吃劲,我自己就咬着牙拼命地要学会。你有决心,人家群众也能鼓励你。
作为新中国先进妇女的代表,胡友梅出席了中国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正因为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的拼搏,陇海铁路天兰线的各项工程顺利开展。但当铁路即将进入兰州时,难题又来了……
04
新中国成立前的设计方案,将铁路线设在了兰州市内平坦的地段——居民聚居区,这就意味着需要拆迁好几百户民房。
于是,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局长王世泰决定对铁路经过兰州市区的路段进行改线,并批准了将线路南移,基本沿皋兰山脚西行的设计方案。
图:陇海铁路通过兰州市路线图
当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条新线路距离主城区有点远。但王世泰认为,这些不利因素只是暂时的,因为他预估到兰州市市区范围将会迅速扩大。
王小鸣 王世泰之子:
当时好多人不理解,那都没有人,好好的路不走拐到那山根干啥去?现在看来这是正确的,没想到兰州市建设发展得这么快,现在都几百万人了。
1952年秋,调动10万军民力量修建的宝天线和天兰线相继完工,陇海铁路终于全线贯通!
1952年10月1日,兰州召开了盛况空前的十万人庆祝大会。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在庆典上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锦旗授予陇海铁路天兰线全体建设者。锦旗上题有“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16个大字。
陇海铁路宝天线和天兰线的通车,翻开了新中国西北铁路建设的宏伟篇章,也意味着这条东起江苏连云港,西到甘肃兰州的东西干线终于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