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启动,来和童年偶像一起“同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2 20:31 语音播报

热点

目前,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动画展播展映环节正在进行,20部动画电影和24部动画剧集将陆续和全国观众见面。

动画展播展映正在进行

动画展播展映环节,精选了20部动画影片,从7月20日至24日在5家电影院展映50个场次。不仅有受观众喜爱的新国风动画《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还有中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国首部绘本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以及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动画电影《半夜鸡叫》,都会陆续与观众们见面。

除了这些中国动画代表之作,动画周将老一代艺术家们对水墨动画的成功实践如《山水情》《牧笛》《鹿铃》重新搬上银幕,还有能勾起几代人共同童年回忆的《神笔》,脱胎于传统剪纸工艺的《猪八戒吃西瓜》等影片。此外,2023暑期档动画新作《百变马丁:怪兽大作战》也将为观众进行超前点映。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管理处处长 王亦君:今年展映一共十九部是国产动画片,把中国最优秀的原创动画,通过这一次动画周做了一次集纳。

除了动画电影,7月至9月期间,还会有24部动画剧集在全国多个少儿频道同步展映。

从内容原创到IP开发 中国动画持续发展

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20日拉开帷幕,长达3个月的动画展映展播也同步展开,多部国产动画作品将给大小朋友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其中,一些经典IP仍然受到观众的追捧。这些经典IP经过多年开发,已经形成了各自独有的产业链。

央视动漫集团总经理 蔡志军:过去我们认为直接拿来生产的IP,直接进入市场开发就可以。其实现在我们经过一个产业发展到一个阶段,有一个主要的环节就是工业设计。拿我们央视的已经被大家熟知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来讲,它不但有电视动画系列片,还多业态开发了动画大电影、舞台剧和真人情景剧。

据了解,《大头儿子小头爸爸》IP的人偶舞台剧截至2022年底已上演了千余场;儿童音乐话剧全国巡演近百场;真人情景剧、IP版权运营、智能玩具开发累计数亿元、大头儿子蛋宝机器人线上线下销售上万台。目前,像这样的中国动画IP也在不断增加,助力动画产业链持续发展完善。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艺术学院院长 王雷: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所谓的ACGN的网络,A是动画,C是漫画,G是游戏,N是网络文学网络小说。大多数动画企业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一个产业链的概念,几乎每一个比较好的动画IP都在做衍生。做完这个衍生设计以后,其实才是它下游的各种产业的一个垂直的应用,在这个零售的玩具,在这种各种文具服装上的植入。

据了解,动画产业上游内容生产主要参与者包括漫画作者、动画工作室、动画制作公司;中游内容传播环节包括电影院线、电视台、在线漫画平台和在线视频平台四个渠道;下游衍生变现环节则可分为实物衍生品开发及销售、泛娱乐内容开发和运营两部分。其中,动画产业下游衍生变现为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环节,因此动画、动漫企业大多在主要业务的基础进行了产业链的延伸,尤其是将上游的内容生产和下游的衍生变现环节相结合,通过“IP+产业”的闭环实现盈利。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 速达:IP的运营其实也是非常关键的,其实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现在文旅开发这一块也是非常蓬勃。其实各地都特别需要内容,我们动画的IP是能更好地契合文旅产业的。如果能有特别好的IP,能跟我们的文旅产业结合,那么我们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编辑:孟紫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