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21:38
7月26日,《弗兰肯斯坦》中文版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拉开2023年全国巡演帷幕。近日,英国国家剧院NT Live原版《弗兰肯斯坦》在北京大学进行了双版本戏剧影像高清放映,北大教授戴锦华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映前导赏,为观众们更加深入理解这部经典之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视角。
“在剧场看到怪物的诞生,始料未及地被触动”
“《弗兰肯斯坦》某种意义上说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今天《弗兰肯斯坦》变得格外引人注目,也是因为所谓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我们重读这个故事时,会意识到今天面对的时刻,其实在200年前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重看《弗兰肯斯坦》,它的意味将更加丰富。”戴锦华教授表示,自己曾看过很多次原著小说,而最近引进放映的NT Live版和中文版《弗兰肯斯坦》的上演,让她有意想不到的震撼。
戴锦华教授坦言,《弗兰肯斯坦》在200年间不断被改编,“人们一直更侧重于科学家的角色,包括弗兰肯斯坦的疯狂,弗兰肯斯坦的僭越,弗兰肯斯坦的狂想。弗兰肯斯坦作为一个创造者,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父亲的身份,同时也是一个绝对权威的拥有者。”戴教授提到,据她统计,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大约有57次,“但坦白地说,没有一个打动我,因为绝大多数电影改编都侧重去讲清晰的善恶观,都侧重于把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做一种善恶对比,特别倾向于把怪物表述为一个纯真之人,就是非人所代表的人性,人所代表的非人性。这比原作小说要浅薄得多。”
而NT Live版和中文版《弗兰肯斯坦》特别打动人之处,在于作品削弱了善恶对立表达的问题,并且非常明确地把重心放到了怪物身上,“演出一开始就是怪物的诞生。当弗兰肯斯坦用尸块拼成的这个怪物,以一个有人类生命、一个类人的存在站立在我们面前时,我始料未及地被触动。”
“演员交替扮演角色,完成了哲学表达”
戴锦华还特别提到了演员闫楠在中文版《弗兰肯斯坦》中精彩的表演:“去年我在剧场看到了闫楠饰演的怪物诞生的场景,我一直很欣赏他的表演,但是我完全没有想到他会演到这个程度!这个剧让我们看到了最朴素意义上的好演员。”
戴教授还特别指出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不断变换演员的形式别具深意,“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演员交替扮演,完成了某种哲学层面的表述,今天是你、明天是我,这本身是一个强有力的文化表达,是对原作最重要的一个阐释。你今天看到这个演员是弗兰克斯坦,那个演员是怪物,明天看到演怪物的演员变成了演弗兰肯斯坦,这个构想本身是这个剧的意义所在。”
戴教授认为《弗兰肯斯坦》被制作成中文版舞台剧也很有现实意义:“在崛起之后的中国,在世界大都市北京,在现代化的大剧场中,用这些中国演员演出,会更直接召唤出我们自己对现代化的那种热情,同时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化过程的所携带的威胁。”
“电影是影院的艺术,戏剧是剧场的艺术”
戴锦华教授谈到自己对于戏剧影像放映与舞台剧现场演出的态度。她认为,戏剧高清放映的形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补偿,让人们有机会在最好的位置去看最重要的演员,也可以在错位的时间点去体验现场演出的那个时刻,但是它不会代替剧场。“我心目中最好的戏剧作品,都是在剧场中看到的。我相信,电影是影院的艺术,戏剧是剧场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