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7 22:37
70年前的今天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抗美援朝战争赢得了伟大胜利
这一战
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
拼来了家国无恙、山河安宁!
今天,让我们跟随5位抗美援朝老兵,
一起回忆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
看他们的热血征程,点亮中国梦的万里晴空。
孟于:1922年生
孟于是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1951年,她随部队入朝慰问演出,在前线650高地为志愿军义务演出。她回忆道:“演出刚开始,就听见两声枪响,我们赶紧熄灯,直到听到头顶飞机飞过去的声音,才重新亮起灯,继续演出。”前线物资匮乏,慰问团经常裹着棉大衣,枕着挎包,直接躺地上就在树林里睡了。
1952年,从抗美援朝前线回来后,她参与组建了中央歌舞团,曾出访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讲述从延安开始的红色故事。
白福光:1929年生
1951年3月,白福光随军入朝,担任45师无线电台队长。入朝第三天,他的两名战友当场牺牲,一颗子弹从他的臀部擦过,幸运存活下来的白福光,继续保障通信畅通。
白福光也因为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双耳失聪,在战斗中腰椎5节骨头断裂,甚至也因为后勤弹药、粮食运输通道被敌人阻隔而饿了三天三夜,但他仍然坚定信念:“当时情况很危险,即使被发现了我也不会当俘虏,最起码要把他拼死,只有死!因为我身上有很多秘密,我不可能背叛党和国家、背叛我的战友。”
高宝珍:1932年生
抗美援朝战争前夕,高宝珍随部队赶往朝鲜前线。她所在的一三六师是老虎英雄连,更是入朝第一支上战场的队伍,英勇的一三六师以三打马踏里结束了抗美援朝最后一仗,还参与了最初三八线标识建立及停战协议会议所用房屋建造。
高宝珍的丈夫也是带病奔赴前线,夫妻二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边境。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高宝珍于1955年转业至教育岗位上,离休后继续从事家庭教育工作14年,给孩子们讲述那段热血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
逄恩生:1932年生
1950年深秋,逄恩生跟着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朝鲜战场上冬季漫长,十分寒冷,大家半饥半饱,靠吃雪和炒面维持生存,晚上相互依偎取暖过夜。
战争的残酷,让流血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十分常见。“有的时候我去执行一个任务,回来之后战友就不在了。”当时的逄恩生就承担着治疗伤员的任务,敌军无视《日内瓦公约》,开着战机到处轰炸,大量俘虏因此伤亡,逄恩生就和战友按照规定,悉心提供救治收容,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李承祚:1934年生
1952年10月,时任炮九团一营二连的观测员的李承祚,正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得激烈,我军战士在瓦斯攻击中被接连熏倒,掩护步兵进攻391高地的战斗任务难以继续开展。紧要关头,他立即向连长和指导员申请接替战友完成任务。
得到批准后,李承祚一人勇敢地到达炮位连装连拉打完了所有的15发炮弹,完成了炮击支援任务。他连忙跑过去救人,由于身材瘦小,他只能用尽全身力气,肩扛手拖。直到救最后一名战友时,李承祚也被瓦斯气体熏倒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艰难地把战友翻到自己身上,一点一点地从战场爬了回来。最终,这八名炮手全部从战场上被救了出来,部队也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峥嵘岁月,永不退色。
热血山河,赤诚赞歌。
让我们铭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永葆一份家国情、民族志,
在新时代征程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