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深入聚焦产品服务 精心打造养老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27 19:54 语音播报

进入
金融
看更多
+ 订阅

近年来,国内保险企业纷纷制定康养战略,布局养老服务产业。中国人寿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和服务主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保险+养老服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不断丰富康养生态圈和价值链,打造差异化的服务体系,促进保险负债端和投资端协同互动,服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服务需求。

在产品与服务方面,中国人寿积极参与国家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快布局智慧健康养老体系,拓展第三支柱养老业务,为客户提供“普惠、长期、稳健”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及服务。

在大健康大养老模式方面,中国人寿围绕老百姓养老需求,设立200亿元大养老基金,在华南、华东、华北、西南等地投资布局商业养老项目,提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层次养老服务。同时围绕健康管理需求,设立500亿元大健康基金,目前已投资医疗健康企业40家,整合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医院等服务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管理需要。

与此同时,国寿健投公司积极打造“国寿嘉园”项目,在苏州、天津、三亚、博鳌及厦门多地投资、建造、运营健康养老项目,在深圳创新推出“普惠型养老项目”,首期健康养老战略布局全面落地,实现了休闲养生、健康管理、国际康复、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全业态养老产业布局,提供养老社区、康养旅居、普惠型社区等多元化养老服务。

“在探索老年服务和养老产业的过程中,保险公司仍然面临一些难点与阻力。”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传统养老观念突破尚需时日。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居家养老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养老方式的主流。近年来观念虽然有所转变,但是进入专业养老机构的,除了孤寡失独老人及家人难以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之外,所占人口比例依然很低,大多数身体尚好的活跃老人依然会选择居家养老。要实现观念的突破,使更多老年人及其子女从思想上适应并接受养老社会化方式尚需假以时日;二是养老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各类专业护理服务人才的缺乏。同时,很多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等因素,即使经过短期培训,胜任素质也很难令人满意。此外,养老护理服务业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双低,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三是发展仍处探索期,盈利模式尚不明晰。目前我国险企投资养老社区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重资产投入模式,纯轻资产模式、轻重资产相结合的模式,但三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无法在既保证有足够的运营资金的同时,又保证服务的质量。

据悉,通过前期的不断探索和深入调研,2023年1月,中国人寿提出包括健康养老生态工程在内的“八大工程”,其中“健康养老生态工程”是重要组成内容,致力于打造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现有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辅的“保险 +养老服务”发展之路。

养老大调研——适老金融在身边

编辑:李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