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14:21
洪水已经退去,但稻穗还被淤泥覆盖,老人建议用高压水枪把淤泥冲下去挽救产量,这个方法到底管不管用?最近,一则短视频广泛流传,一位黑龙江五常的受灾农民站在稻田中焦急地求助。很快,评论区就聚集了水稻专家、农学学生、新闻记者等一批热心人,大家不仅献计献策,还有专家奔赴现场手把手指导。
天灾无情人有情,互帮互助的一幕让人格外暖心。五常大米是地理标志产品,既拥有过硬品质,也是当地很多农民创收的依靠。目前,水稻正值抽穗扬花期,本身耐受性很差,一旦遭遇强降雨冲刷,会造成花粉流失,影响授粉结实,被淹超过三天后,就很难长粒成米。
偏偏天公不作美,五常自8月2日起连续多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又在路上。这不仅意味着庄稼减产,也意味着农民们真真切切的经济损失,其间的无助与痛心不难推知。这个节骨眼儿上,相关部门的救助工作全面开展,米农们也在积极自救,而网络互动汇聚八方智慧,着实是雪中送炭。
诚如有“围观群众”感叹的,这才是互联网的作用和意义。结合过去很多案例来看,互联网在互帮互助方面的空间确实很大。比如,一位湖北小伙种植的大球盖菇一直不出菇,一条求助视频引来了菌菇专家现场把脉;暴雨之下媒体联合网络平台成立绿色通道,不论是房屋漏雨,还是车辆被困,都可一键求助;新冠疫情时通过“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平台”,极大方便了“邻里互助 药品共享”;平台基于用户定位精准推送寻人启事,让团圆有了更多可能……
当无远弗届、互联互通的网络能量用在了刀刃上,既可解相关人群的燃眉之急,也能减少社会矛盾,更提升着相关平台的美誉度,是一种多赢。
毋庸讳言,提起互联网平台,很多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确实极大便捷了我们的生活,“恨”的是它时不时就用些不体面的方式“算计”用户。这种短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上述这些“打开方式”对互联网行业发展不乏启示。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市场中活跃的APP数量已达261万款,互联网已从浅层次的工具产品演化为真正能够重塑服务模式、变革生产方式的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那些头部平台更是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平台完全可以有更多担当、更多追求、更多作为。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造福于民的广阔天地,蕴藏着无尽的发展可能。
“科技的最高价值就是用科技行善举,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引领技术,爱心善意将跨越距离、穿越时空,温暖我们每一个人。能够真心实意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以及行业,用户也一定会回馈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