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08:38
8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九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专门提到世界各国成功的控烟举措案例,其中就包括北京的“控烟一张图”。什么是“控烟一张图”?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说,“控烟一张图”不仅是市民投诉室内公共空间吸烟问题的平台,更是北京市控烟协会归集控烟问题信息的数据库。
控烟工作主要针对两类地点,一类是商务写字楼、饭馆等室内公共空间,一类是居民区公共空间。从控烟效果看,“控烟一张图”对商务写字楼、饭馆等地的监督效果明显,但居民小区楼道控烟仍然较难。尤其今年以来,小区楼道吸烟问题反弹严重。
两类地点的控烟效果为何天差地别?近日,记者跟随控烟志愿者多路走访,寻找问题的症结。
对话
“控烟一张图”如何发挥作用
记者:什么是“控烟一张图”?
张建枢:“无烟北京”是北京市控烟协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设置的“控烟一张图”功能,是市民投诉举报的常用渠道。在这张图上,被投诉的点位实时更新,1至2次被投诉的单位将显示蓝色提示灯,3至4次显示黄灯。一旦超过5次,将闪烁红灯,该单位将被执法部门约谈。除了微信公众号外,首都之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北京市控烟协会官网也将对被投诉单位实时曝光。
记者:“控烟一张图”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
张建枢:在首次接到投诉后,系统后台会分配两名控烟志愿者对相关单位进行告诫。志愿者虽然没有执法权,但他们会到现场核实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帮助被投诉单位张贴禁烟标志、建立正规制度。大约一星期后,控烟志愿者还将复查,如果问题得以解决,投诉即可撤销,挂在地图上的“灯”也就灭了。而如果不接受整改,志愿者将填写执法建议书,交由相关执法部门。市民投诉、网上曝光、志愿者跟进,形成控烟工作闭环。
记者:“控烟一张图”的作用相当于控烟领域的“12345”吗?
张建枢:类似,但也不完全一样。“控烟一张图”不仅是市民的举报平台,背后还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通过各种数据维度展示控烟工作进展。后台数据是对各级卫生主管行政部门开放的,其中包括16个区的工作排位、市民投诉趋势、街道控烟指数等各项指标,这些数据对于控烟策略的制定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探访
志愿者监督写字楼有“奇效”
自2015年“控烟一张图”正式上线以来,截至今年8月28日,系统累计收到市民控烟投诉86736起,注册控烟志愿者达到14628人,志愿者处理投诉率为50.01%。平均下来,“控烟一张图”每年收到的投诉量超过1万件,这与12345热线接到的吸烟接诉量旗鼓相当。
记者跟随控烟志愿者到投诉密集区走访,发现在商务写字楼这样的地方,“控烟一张图”的工作办法比其他投诉渠道更有优势。
8月23日,记者到郭公庄地铁站与两位控烟志愿者会合,周边一座商务写字楼在“控烟一张图”上亮了黄灯,有市民多次举报,该楼13层男卫生间成了“吸烟室”,弄得满楼道都是烟味。在这座商务写字楼物业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控烟志愿者进入了13层办公区。男卫生间里烟雾缭绕,地上不仅有烟头、烟灰,甚至有烟头出现在了纸篓里。
一名在楼内工作的企业员工说,他每次如厕都得吸二手烟,在厕所吸烟不仅影响别人的健康,还有安全隐患。“有一次纸篓里烟头突然冒黑烟了,要不是及时浇灭,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注意到,男卫生间里安装了香烟烟雾监测仪,但是灯不亮。物业工作人员说,这层很多公司都是搞技术的,找到并拔掉监测仪的电源对他们的员工来说不是难事,这样的问题已经发现很多次了,物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多提醒。
当日,由物业工作人员领路,控烟志愿者走遍了该楼13层的每一家企业,和各家企业负责人沟通,讲解室内公共空间禁烟的规定,并告知“屡教不改”将面临的处罚。在进入这栋商务写字楼前,记者问志愿者,如果物业不让进楼怎么办?控烟志愿者说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场探访果然如志愿者所说,物业工作人员不但积极配合,还多次请求志愿者:“您帮我去那家公司说说,他们公司全是男的,抽烟的可多了!”
走访发现,在商务写字楼里,市民通过“控烟一张图”投诉,志愿者现场核实并对企业提出要求,这样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如果是其他投诉渠道,来解决室内公共空间吸烟问题的应该是物业,因为物业负责人就是控烟第一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难操作。”物业工作人员说,这不仅是没有执法权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楼里的各家企业都是业主,他们只能不厌其烦地去提醒,但往往收效甚微,常常刚起了个“话头”,人家一句“我们公司没人抽烟”,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同理,这种商务写字楼进出都有刷卡的闸机,外人很难进入,投诉吸烟问题的,多是楼内的员工,之所以投诉举报,而不是当面制止其他员工的吸烟行为,也大多因为碍于情面。走访时记者看到,在很多企业的办公区,负责人有自己的办公室,会议室也是单间,装满烟头的烟灰缸大多出现在这些地方。对于员工来说,可能要面对的是吸烟的老板;对于老板来说,可能面对的是吸烟的客户,这样的关系很难做到监督,非得借助第三方不可。控烟志愿者的出现,对于商务写字楼来说可谓“甘霖”。
难题
居民小区吸烟问题不好管
目前在“控烟一张图”上亮灯的不仅有商务写字楼,很多居民小区也频频“亮灯”。跟着控烟志愿者继续走访,同样的现场处置办法在居民区却难奏效,居民在楼道里吸烟的情况仍是监督的一大难点。
“昨天没有接到你的电话,我又上医院了,哮喘又犯了。”8月29日上午,记者接到了市民张女士(化名)的回电,她被楼道吸烟问题困扰了多年,因为哮喘疾病,最闻不得烟味。张女士说,无论是控烟志愿者还是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都来了很多次,他们一来,吸烟者就不出来,可工作人员前脚刚走,吸烟者恨不能立马就在楼道里“吞云吐雾”。控烟志愿者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楼道里大多没有监控可查,不抓到现行,不会有人承认在楼道里吸过烟。
8月28日,记者随控烟志愿者走访东花市南里小区,也遇到类似问题,即便抓到现行也很无奈。在3号楼17层,一进楼道就能闻到呛人的烟味,楼梯间的门上挂着一个大竹筒,里面灌着水且塞满了烟头。竹筒里的烟头早都泡烂了,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不多时,楼道里一扇门响了,门里一位老人直奔大竹筒而来。与控烟志愿者擦身而过,老人看到了控烟志愿者身上的蓝色马甲,但还是把烟点了起来。
“我在家抽也不行啊?”面对老人的质疑,控烟志愿者说,“您在家吸烟当然不能约束您了。”老人听了这样的回答点了点头,但是并没有挪步。原来,对于“家”的概念双方理解得并不一致。此情此景,控烟志愿者只好再解释,楼道属于室内公共空间。老人听后笑了笑,手里的烟头却没有掐灭,只是加快了吸烟的速度,大概是想赶紧吸完这根烟,不再与控烟志愿者交流。吞吐之间,楼道里更呛了。
记者问:“大竹筒都满了,平常您会去清理竹筒里的烟头吗?”老人说大家轮流清理,谁赶上满了谁就清一下。可见在楼道里吸烟的人还不少。
离开3号楼,控烟志愿者根据“控烟一张图”上的提示又走访了小区的其他楼栋。一路上,控烟志愿者告诉记者,像刚才这样的情况,老人没有出言不逊,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
核实了多个现场后,记者跟随志愿者又来到小区物业,负责人需要在控烟投诉举报现场情况核实单上签字,这一流程证明控烟志愿者已经来过现场核实情况,同时小区物业也接受整改意见。光是签字,物业负责人就犹豫了不下5分钟,他很担心因为签了字,物业公司受到处罚。
这位物业负责人坦言,吸烟的大多是老人,专业搞控烟的都难管,更何况物业工作人员,面对老人在楼道里吸烟的情况,他们只能在楼道里张贴禁止吸烟的标识,平时勤扫烟头,别无他法。
居民小区楼道吸烟问题难管,除了老人难约束的客观原因外,张建枢认为,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对于这一问题的宣传引导、执法力量减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悉,2020年以前,控烟工作是由各区的卫生监督所负责的,控烟志愿者和卫生监督所的配合比较默契。目前这项工作转交给了属地,即由各街道的综合行政执法队来执行。多项任务集于一身,控烟工作并非他们的主要职责,所以执法力度有所减弱。
“数据归集的问题也是这样,过去从区级到市级的卫生监督所,能够全面掌握控烟方面的相关数据,每年我们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两次阶段性的控烟情况。改为属地负责监督以后,个别地区的数据归集渠道出现了问题,所以近几年这项工作中断了,这也间接导致了宣传力度减弱,让很多人误以为室内公共空间吸烟问题不再严管了。”张建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