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19:54
9月1日,北京经开区发布《支持高精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2.0版)》。据介绍,经开区每年将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定向用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保障人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获评“亦麒麟”人才后即可获得入区专项奖励,其中“杰出人才”可获得100万元奖励。
“杰出人才”可获百万元奖励
2020年,经开区现行人才政策“人才十条”1.0版发布,分级分类对不同层次人才提供支持,涵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经营管理、技术技能、社会事业等各领域的人才,涉及奖励、扶持、培养、服务等多种措施,三年累计拨付金额5.15亿元。
“2.0版是1.0版的传承和升级,改革创新力度、人才支持力度、资源配套力度前所未有。”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组织人事部部长于淼表示,2.0版政策计划通过搭建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助推一批人才、聚合高质量双创资源体系成就一批人才、发挥高精尖用人主体作用引聚一批人才、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发现一批人才、提供高品质人才服务保障留住一批人才,形成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人才引力场。
2.0版政策“奖”的领域更宽,“保”的标准更高。目前,经开区已经形成了“亦城顶尖人才”“亦城杰出人才”“亦城领军人才”“亦城优秀人才”等“亦麒麟”人才“雁阵”。根据政策,“亦麒麟”人才入区后即可获得入区专项奖励,其中“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杰出人才”100万元、“领军人才”50万元、“优秀人才”7.2万元。
同时,各类人才有重大社会贡献的可再获得100万元的博大贡献专项奖励。在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亦庄也将对立足岗位提升职业能力的各类人才、经认定的高精尖产业领域重点用人主体和引进的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给予相应鼓励。
多元评价 企业可自主认定人才
人才的认定评价等方面是多地普遍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了破除这些障碍,经开区此次专门在授权赋能、人才认定、政策兑现领域推进三大改革。
用人主体最贴近人才、最了解人才需求。2.0版本将对用人单位自主聚才、用才实施最高500万元综合资助,授权自主认定人才,“一业一策”支持人才引进,支持用人主体贴近产业前沿和人才竞争一线制定个性化、定制化人才政策。
1.0版政策中仅通过“备案”和“评审”两种方式认定人才,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申报材料多、兑现周期长;2.0版政策专门针对创业人才的特点,增设了自主认定制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等多元评价机制,比如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主要负责人或获得一定股权投资的人才均可获得相应认定。
政策兑现备受企业和人才关注。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2.0版政策在政策兑现便利度等方面进行了重构和修改,其中就包括为加速人才引进设计了“人才预认定制度”,获得预认定资格的人才即可先行兑现住房等服务保障待遇,后补人才认定程序。
打造首个百万平方米国际人才社区
如何保障这些政策落地?记者获悉,经开区每年将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定向用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保障人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同时,设立100亿元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高精尖产业制高点,重点支持推进一批高精尖项目和企业,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加速聚集的产业载体。
承载人才创新创业的基本载体——各类产业平台、科研平台、服务平台、赛事平台、合作平台也能获得相应支持。比如,将支持建设一批前沿创新主体,对新引进或新获批国家级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的,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
为了解决人才后顾之忧,2.0版政策在保留原有的人才住房、就医绿色通道、子女入学、个性化出行、落户等支持条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住房、养老保障标准。“为了支撑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政策真正落地,亦庄将加快构建高品质‘人’‘城’‘产’融合的宜居宜业环境。”相关负责人举例,在住房保障方面,将加紧打造全市首个百万平方米国际人才社区,还将在目前已有近2万套人才保障房的基础上,再筹集2万套房源,以租金不高于市场价7折标准定向保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