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仍面临“三不用”障碍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淑玲 实习生 徐布恩

2023-09-06 08:30 语音播报

北京民声

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无障碍法相关规定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城乡道路等应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无障碍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并验收、交付使用;对既有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共场所、城乡道路等,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近年来,北京市一直在积极改善无障碍环境。然而,不少市民反映,一些无障碍设施仍存在“不敢用”“不能用”“不好用”等问题,不仅无法为残障人士出行提供方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记者赴现场进行调查。

调查1 不敢用

南大街

繁华商业街上坡道太少又太陡

“10年前我脊椎损伤下肢没了知觉。平时也不敢出门,一怕找不到无障碍洗手间,二怕摔倒了自己爬不起来。”家住房山南大街附近的王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不便。她家距离地铁站较远,公交挤不上去,打车也不好打。尽管她就住在南大街旁边却很少逛街,“房山南大街目前正在改造,我很高兴看到这里新增了无障碍坡道,但去看了几个地方,发现坡道太陡,不中看也不中用。”

9月4日下午,记者自东向西穿过房山商业街来到房山南大街,只见路两侧密密麻麻都是店铺,店铺前竖起了蓝色围挡,围挡内正在施工,有的路段在挖沟,有的路段正在砌矮墙。

沿南大街西侧北行,记者来到一家店铺面前。只见该家门前的4级台阶已抹平并铺成了一面斜坡,记者走上走下了几次,只觉上行较为吃力,下行又感觉是在俯冲。回头一看,两位居民下坡时也都紧紧抓着坡道旁的不锈钢护栏。“这个坡道太陡了,轮椅根本爬不上去,硬爬可能会翻车,摔倒了自己根本起不来。”王女士反映,南大街两侧还有几条这样的坡道,“都很陡,这些无障碍设施令人不敢用。”

据王女士指引,记者先后来到一家黄金珠宝城、一家面包店门前的坡道处进行查看,发现这两处无障碍坡道的确很陡。王女士称,看到南大街正在进行改造,她满怀期待,“希望能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

回应

城关街道办事处

环境整治设计方案已有考虑

就王女士等居民反映的无障碍坡道太陡等问题,记者先后联系了房山区城关街道办等多家部门。该街道一位负责人回应称,会将无障碍坡道较陡等问题同残联及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并解决,“房山南大街正在进行改造,今年5月,我们已对地下管线项目进行了梳理,8月又开始进行地面施工。”

该负责人表示,在南大街环境整治项目中,相关设计方案对一些无障碍设施的新建已有所考虑。至于现有无障碍坡道能否纳入环境整治项目中一并改造,“我们将对接施工单位现场核实,也会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整改。”该负责人说。

调查2 不能用

孙家村路

破损严重的盲道上快递车穿梭

“门前这条200余米的盲道,几乎找不到一块完好的地砖。”最近,家住丽都壹号小区的孙女士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小区东门外孙家村路盲道严重损坏等问题,“这些盲道被碾轧得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会崴脚,特别是影响到老人、孩子和残疾人的通行安全。”

9月3日,记者前来现场查看。在孙家村路,记者观察发现南北双向盲道砖损坏严重。这些盲道砖表面多有破损,轻者已褪色,重者坑洼凹陷,盲道砖上凸起的条形引导花纹已完全磨平,丝毫看不出盲道砖应有的样子。另外,部分树木旁、转弯处的盲道砖还存在松动、翘起、开裂等情况,走上去深一脚浅一脚,非但无法帮助视力残障人士识别、通行,反而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孩子前几天才在这儿摔了一跤。”居民杨女士说,“普通人走路都提心吊胆,更别提那些行动不便的人了。”

为何该条道路上的盲道损坏这么严重?记者观察发现,这条道路周边小区较为集中,大量外卖送餐的摩托车及送快递的小货车频繁在人行道上穿行,导致盲道砖被过度碾轧而出现严重磨损、松动。“中午、晚上饭点时,一分钟能有七八辆摩托车经过,把人行道都给轧坏了。”在丽都壹号小区东门值守的保安称,“之前盲道曾修过一次,但也只是将损坏的砖给换了,未能全面整修。”

孙家村路正对着丽都壹号小区东门,周围还有将府家园等3个小区,地铁酒仙桥站也在不远处,每天有大量居民通勤经过。今年底将要开通的地铁12号线也将经过这里,届时该段盲道带来的安全隐患可能更加凸显。

回应

将台地区办事处

施工结束后将协调整修路面

针对孙家村路盲道破损问题,属地将台地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回应,盲道破损除车辆碾轧外,也和相关单位施工有关,“这段时间我们也接到了居民反映,并特地到现场进行了查看和核实。因该处地下管线老化,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管线换新的施工。”该负责人称,工期约两个月,一旦施工结束,办事处将协调相关单位修复破损盲道。

调查3 不好用

燃灯塔周边

设施缺指引 游客搞不定

有着千年历史的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河畔,燃灯塔及其周边古建筑群新近开放试运营。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生活在通州的父亲听说该消息后,一直念叨着想去看看燃灯塔,“他身体不好,出门已离不开轮椅。前几天我特地请假推着他去了趟燃灯塔,见殿前都铺设了坡道,可是殿内没铺,导致轮椅只能到殿门口。另外,燃灯塔大院外的升降机我们也搞不定,没好意思联系工作人员,所以没进成燃灯塔所在的大院,我们从海淀到燃灯塔,这一趟白跑了50多公里,愣是没看成。”

9月4日上午,记者自西海子公园南门进入北行,经三庙一塔南广场来到燃灯塔南侧古建筑群。该处设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门前均为高高的台阶,轮椅无法驶入。在出入口之间,记者发现一处大铁门,两扇朱色铁门上着锁,西侧灰墙上钉着两块不锈钢铭牌,上面一块写着“消防通道”,下面一块写着“无障碍通道”。旁边一位保安告诉记者,游客必须自入口进入,“若轮椅通过需找工作人员开锁。”

两扇铁门锁上了无障碍通道,乘坐轮椅的游客游览结束后又该如何离开?记者进入景区后特地绕至该铁门内查看,现场两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游客得先到景区入口处找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得从铁门外开锁,打开门后,轮椅才能出去。”

“游客坐着轮椅还得先到景区入口处找人开锁,再坐着轮椅回到这里出门离开,绕来绕去得转一大圈?”记者问。

“也只能这样。”两名工作人员回应。

根据导览介绍,记者了解到这片古建筑群的核心为大成殿,大成殿前左右两侧各建有配殿,分别为东庑、西庑。根据吴女士指引,记者依次查看了东庑、西庑共5间配殿,发现殿前台阶均铺有一种由橡胶板拼插而成的坡道,因门槛较高,轮椅自坡道上至门槛后,门内却无坡道供轮椅进入殿内,“轮椅只能停在门外,然后再倒着退回去。”吴女士看着其他自由步入大殿参观的游客,不无遗憾地说。

此外,大成殿前建有高台,需登6级台阶才能到。绕着大成殿找了两圈,记者也未能发现无障碍通道。经详细指点,记者才在高台西侧找到一处升降机。“这个升降机虽然能将轮椅抬升至高台,但也进不了门。”吴女士说。而后记者进入大成殿内查看,发现同其他配殿门槛一样,轮椅要想进入殿内,均面临无坡可走。

燃灯塔南门外同样拼插有7层橡胶板台阶,其西侧也建有升降机,但吴女士研究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怎么用。“我看升降机旁留有一个手机号,你们为何不联系工作人员?”记者问。“你看他们写的是‘紧急联系人’,一般认为机器故障或出了什么紧急的事儿才能联系,所以我们没好意思打电话。”吴女士称,尽管相关部门已为每间殿前都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升降机,但对坐轮椅的残疾人而言,“却被卡在了最后一步上。”

回应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

古建筑无障碍建设试点有待完善

针对吴女士遇到的问题,9月5日下午,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群是全国古建无障碍设施先行建设试点,“我们于2022年9月接到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后,利用橡胶板在殿前铺设了坡道,”该负责人介绍,乘坐轮椅的游客若想进入殿内游览,可联系工作人员铺设木板,“木板能为轮椅提供缓坡,不过得现铺。”

至于在燃灯塔前游客使用升降机较难等问题,该负责人回应,游客可直接拨打升降机上所留的紧急联系人电话,“我们会联系相关部门,详细标识升降机使用方法,并制作温馨提示语,方便游客求助。”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残障人士乘坐轮椅进入燃灯塔大院,可经北门坡道离开景区,“您这些问题提得特别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提示指引,引导并服务游客使用无障碍设施。”

北京民声帮您办

编辑:张淑玲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