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6 17:25
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不法分子冒用人民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进行的诈骗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已发出预警提醒。记者今日(9月6日)从北京高院了解到,近期北京高院尚未接到此类诈骗受害人的反馈,但仍提醒市民提高警惕:人民法院12368热线不会以任何形式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更不会要求您转账、汇款!
12368是人民法院统一的诉讼服务热线。北京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具有案件查询、诉讼咨询、联系法官、投诉举报、意见建议等服务职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预警,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不法分子冒用12368热线进行的诈骗活动。
骗子的惯用套路主要有四种:
套路一是虚构涉诉案件骗取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有受害人接到显示为12368号码的来电,对方以法院工作人员身份通知受害人涉诉,并告知其被人起诉欠款,法院需要核实身份信息,之后便要求受害人将诉讼费打入所谓的“法院指定账户”。
套路二是骗子冒用12368热线进行信用卡、贷款催收。骗子冒充法院工作人员通知受害人有信用卡欠款逾期,要求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当受害人表示钱不够时,对方会引导受害人以高额利率先偿还一部分,随后将链接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受害人的手机上。
套路三是骗子冒充法院工作人员谎称当事人涉嫌犯罪要求汇款。这类诈骗更贴近于传统的冒充公安诈骗的套路,骗子谎称受害人涉嫌一起经济犯罪案件,需要配合法院工作,否则将承担刑事责任。受害人不明情况、不知所措时,骗子会以保证受害人的资金安全为由,引导受害人将银行卡上的钱转移到法院指定的“安全账户”。
此外,骗子还会冒用12368热线,以配合证件调查等为由引导受害人点击链接、下载软件、录入账户信息,并索要短信验证码。倘若受害人根据骗子的引导进行上述操作,就会掉入陷阱。
以上几种情形均是犯罪分子利用12368热线进行的诈骗活动。如何分辨12368来电的真伪?北京高院提醒市民以下几种情况要留意:
法院工作人员可能会通知当事人缴纳款项,但不会指导当事人通过特定软件或链接进行具体操作。法院会要求当事人履行义务,缴纳案件受理费等,但不会强制限定付款方式。
法院工作人员可能会在电话中与当事人核实个人信息,但不会向当事人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更不会要求当事人“不能挂断电话”“不要和家人透露任何情况”,或者转接到其他号码。
如当事人接到12368来电无法分辨真伪,可挂断电话,并拨打法院12368热线进行咨询、核实,以防被骗子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