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写春秋 春风化雨润桃李——金融街教育优秀教师风采展示
2023-09-11 10:0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教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2016年成立以来,金融街教育坚持“立足首都,辐射全国,面向海外”,先后推出“正泽”“润泽”“惠泽”“惠爱”等基础教育品牌,和“金融街培训”“金融街留学”“金融街职教”等素质、国际教育及职业教育品牌。在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覆盖同时,为广大家庭提供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服务,为国家培养兼具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未来精英。截至目前,金融街教育在园在校学生突破4500人,教职员工达1000余人。

金融街教育旗下北京市正泽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实验二小原校长李烈任校长,目前在西城一校三址办学,并在广东巽寮湾建有第一所分校;旗下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坐落于大兴区,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高端国际化民办学校,由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任校长;旗下康华小学坐落于丰台区,是一所拥有中国底蕴、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高品质国际化学校,由史家胡同小学原校长王欢任校长,学校于2023年9月正式开学;旗下金融街学前教育有“惠泽”“惠爱”“慧爱托育”等专属品牌,共计近20个在京学前教育项目。此外,金融街教育与绍兴市上虞区合作建有一所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高端国际化学校——金融街杭州湾学校。

金融街教育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致力于建立一支数量足、专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且适应教育教学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共有近500名优秀教职员工服务西城家庭。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第39个教师节到了

请跟随小编一起聆听金融街教育故事

看这里的优秀教师

如何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陈军:真情投入 以爱育爱

“不是锤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的这句话一直是北京市正泽学校陈军老师遵循的教育名言。1996年参加工作的她至今已经有27年的工作经历了。每天平凡而辛苦的工作背后,是陈老师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初心。陈老师一直相信,是老师的人格在感染着孩子们,是老师的言行在影响着孩子们。于是,“真情投入,以爱育爱”这两个词语就充满在陈老师的日常工作之中。

在班级管理上,陈军老师勤奋、耐心、有方法;尊重、仁爱、显智慧,所带班级形成了大气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风。

陈军老师会把每个孩子记挂在心上,因材施教,细致体贴。班上患有癫痫的孩子,走路不稳,她会耐心照顾,时常把孩子的小手拉在手里,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孩子补课,手把手教他写字,孩子远远看见陈老师就会扑进怀里。班里遇到患有严重ADHD的孩子,陈老师会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既严格要求又温和教导,半年后孩子就不再服用相关药物,逐渐改正了许多不良习惯,变得阳光自信,每天都能高高兴兴来到正泽上学。

从事低年级教学多年,陈军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很多学前零基础的孩子,都跟着陈老师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了勤奋好学、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那些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也跟着陈老师变得独立自主,成为了自己的小主人。陈老师还特别善于和家长沟通,相信“好关系就是好教育”,学生家长们都很信任陈老师,把她当亲人一样看待。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陈军老师就像一束阳光,用无私的爱温暖着身边的孩子们。

陆宇平:老师心目中的全能超人

陆宇平老师用心陪伴北京市正泽学校首届学生走过了六个春秋,见证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全过程。她酷爱阅读,善于吸纳,获取的信息量大而广,还能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提出好点子,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引领者。

陆宇平老师带领教师展开创新研究,从“正泽健康课”“阅读品鉴”到与艺术学科融合的特色学习。2017年开始,尝试编写正泽健康课程,包含孩子的社会交往、心理辅导、自我认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自我保护的系列教育,并与学校的阅读课程相结合,设计了《我的情绪怪兽》《学会分享》《上学到底需要什么?》等阅读课,帮助孩子了解自我。

陆宇平老师善于沟通,每次实践活动都是与各学科老师一起商量,敲定活动方案。她和高年级团队商量制定的贯通争章方案,从每日共做的小事入手,先定集体目标,再定个人争章目标,促使学生能在每日生活中让“大气、灵动、睿智、仁爱”的校训成为成长的目标,逐步地自我完善。

陆宇平老师勇挑重担,平时哪有需要就冲到哪里去补台。去年开学不久,一位新聘教师因家庭问题突然辞职,她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起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在做好学校语文教学管理的同时,带领六年级组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耐心细致地指导组内青年教师,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全能超人。

施银燕:三十余载潜心耕耘教育第一线

北京市正泽学校的施银燕老师32年潜心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她践行“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闪光之处。自闭厌学的孩子因她而爱上学校,毕业多年的学生还在文章中感怀她的影响。

施银燕老师痴迷课堂,致力于生长性数学的思考与实践,多次执教全国观摩课、比赛课,且影响深远。施老师发现儿童数学读物多为欧美或日韩翻译引进,不利于立德树人,建立文化自信,因此,她带领学校数学团队创编了系列指向劝人发展的数学读物。为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多年来她致力于数学天赋学生的发现、培养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施银燕老师以学习和研究为乐,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市、区课题,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的编写,参加人教版、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全面负责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的录制,为人教社数字资源担任指导教师,出版专著《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主编《吴老师和平均数》、翻译《美国中小学数学教师实践手册》《数学阅读》丛书等,80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等发表,在第12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作交流。

在李烈校长带领下,施银燕老师每学期听评课100余节,参与指导的多位教师在全国、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奖。她在教育部中小学数学建模研究中担任教练员,担任北师大好老师项目学科指导专家、帮助教师一起成长。

王辉:创新研发的艺术主管

王辉老师是北京市正泽学校的艺术主管,他多才多艺,有着深厚的艺术和文学功底,无论交给他什么任务都是欣然接受出色完成。

王辉老师带领着学科最多的艺术组,用智慧引领每个学科教师一起进行创新研究与实践。他把美术课程里面相关书画内容进行整合和延展。从融书入画,渗透书画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又和汉字文化、古诗文,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横向融合,他研发的书画课是孩子们的最爱。师生创作的一幅幅书画作品展示在校园中,随处都能感受书画艺术传承的魅力。

王辉老师还与各艺术学科进行创新研发:音乐课上的身体打击乐、自选曲目展示、第一次公演,美术课的水拓,戏剧课的四大名著展演,京剧课的古曲换新词,劳动课的木作,以及 “我的第一本线装书”“语文园地书法讲解”等课程内容,已成为学校多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活动研究的初步成果。

王辉老师积极参与三个校区校园文化的构思设计,结合每个校区的建筑特点,融入传统文化,精心完成每幅作品的创作。校园中那一幅幅书画作品大多出自他的手,每幅作品都凝聚着他对学校理念的精辟解读,是他对学校的无私奉献。学校师生深情唱响的校歌歌词也是他创作的。京剧课上耳熟能详的《梨花颂》,他把词改成了《桃李颂》,赋予古曲积极向上新情感,更适合学生传唱。

王辉老师就是这样用热爱,用真情,全力以赴地耕耘着,是好老师的优秀代表。

王珅:用科技悄悄改变学生学习生活

一个不懂读书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如何依靠科技力量让学生更方便更有针对性地读书?”北京市正泽学校校长李烈将权力和期望赋予了学校AI中心的负责人王珅老师,而他则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曾经接触过的RFID技术。该技术拥有感应式电子晶片或感应卡、电子标签等诸多别称,在我国高校智能图书馆系统设计主要集中于门禁安全系统。

王珅老师敏锐地意识到,拓展RFID 技术在学校内部图书查找、管理以及图书推荐方面的运用,将大大提升整个校园图书智能化利用与管理。从整体规划、空间设计、系统建设到运营管理各个环节,他与学校教师团队深入参与“智能图书馆”各个建设环节。曾经因图书漂流而带来的图书无法查询和定位的问题,如今通过学生自助查询、借阅机和物联网定位技术迎刃而解。

不仅如此,通过智能PDA数据导出,还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如通过学生图书借阅记录分析,从而提炼出学生对于图书阅读偏好情况,帮助学校更加精准地确定图书补充;总结出各年级学生关注的领域、主题等,开设相应课后服务,为学生阅读深入性提供助力。

由于科技助力,北京市正泽学校图书管理与学生阅读协同发展。图书智能化管理的提升,为学生构建了与书相伴的美好学习方式。

除自主设计研发“智慧图书馆”,王坤老师还自主研发了学校学生成长档案系统并获得软件著作权;构建学校智慧校园平台1.0,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研发改造“错题医院”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采集学生平时练习中的出现的错题,并形成错题集,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提供客观依据。

李任飞:倾心育幼 砥砺前行

金融街惠泽幼儿园鼓楼园的李任飞老师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和扎实学识,在诸多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园所001号教师员工。多年来,她和所有平凡的幼儿教师一样,用心实践着爱的教育,倾心爱护每一个幼儿。

李任飞老师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为了不影响班级的工作,曾将自己的婚期一拖再拖,只因为她深知幼儿园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孩子们需要她。彩彩(化名)是一个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从小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她觉得飞飞老师就像她的妈妈一样爱护她,经常会听到彩彩喊她妈妈,为了呵护彩彩的那份细腻的情感,李任飞老师在一日生活中经常会创设专属于彩彩和她的“母女时刻”,和彩彩说悄悄话,做专属于她们两个人的约定。

工作中,李任飞老师乐于钻研,经常一节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课她能够细心钻研磨课至深夜。孩子们萌发了一个利用收集物制作一辆《自制移动餐车》的想法,但是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绝非易事。为帮助孩子们解决诸如“如何捆绑更加牢固”“麻绳捆绑不好用,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捆绑”“车顶和车身大小尺寸怎么确定”等问题,李任飞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究如何给到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准备环境和材料。最终,她主持设计的《自制移动餐车》《餐车大升级》综合活动课在西城区“第七届西城杯”赛事中获奖。

爱钻研的李任飞老师还主持撰写主题为《收集东--收集西主题下的预设与生成》活动案例,在西城区组织的园本教研展示活动中获得好评。她积极参与园所教科研组工作,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带动课题组共同深入《为科学有效衔接小学大班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调查研究》为园所教科研工作作出贡献。

张春晓:以爱之名 共同成长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于张春晓老师而言,教育,是一场温柔与爱的坚持。秉承“以爱为源以情育行,真诚待人”的理念,她用小小的光,引领孩子前行;用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用强烈的进取心,促使自己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悔人生。

张春晓老师,一名95后教师,本科毕业,现担任金融街惠爱幼儿园白云桥园的教学组长。曾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园级优秀教师,在新教师中脱颖而出。

敬业爱生,无私奉献工作伊始,张春晓老师带着一颗年轻的心一份勇敢与执着,抱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面对每一位有困难的幼儿,她都会仔细分析他们的情况,了解需求,在呵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的同时,用爱与温暖给予帮助。班上一名幼儿阳阳(化名)一直不愿与人交流,张春晓老师耐心地给予阳阳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深入做家访,及时与孩子家长沟通,用心架构家园共育之桥,最终让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阳阳家长很是感动,也多次写表扬信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用爱诠释教育,这是张春晓老师一直向往并为之不断追求的教育境界。每天来园,张春晓老师都会给每一位孩子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她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从心底里关心、呵护他们。张春晓老师的榜样作用也深深影响着班级中的老师,在她的带动下,班级老师都有了很大提高,最终也获得了年度优秀班集体称号。

“爱人者人恒爱之”,张春晓老师将继续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细心聆听孩子的心声,用真诚的语言鼓励孩子,让他们感受爱,学会爱。


文图:金融街教育


作者: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