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 19:28
“法官,其实我们店和总公司没什么关系,我已经全额买下来了。”近日,在一家咖啡店里,面对海淀法院执行法官,负责人对执行提出异议。但最终,法官对店内咖啡机、空调等有一定价值的财产进行了“活封”,并督促负责人尽快履行偿还义务。
张先生经营食品生意,曾长期向一家咖啡店供应食材,双方约定由公司按月向张先生结算货款。但自2017年开始,咖啡店开始拖欠货款,前后共拖欠19余万元,张先生多次讨要均被公司以各种理由搪塞,最终张先生无奈向法院起诉。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决咖啡店向张先生偿还货款及其他费用共计2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咖啡店仍未履行,张先生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局蔡立团队承办本案后,第一时间向咖啡店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但经查询,该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且账户有多手轮候冻结,此外无车辆、房产、股权等财产,法官又了解到,该公司因欠债较多,早已人去楼空,法定代表人也下落不明。
执行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今年,张先生提供了一条关键的财产线索。“法官,我通过多方走访打听,发现还有一家分店正在经营,但好像经营也不稳定,分店随时可能跑路!”法官接到线索后,要判断主体是否适格,于是驱车前往分店了解情况。
踏进分店,法官一眼盯上墙上的营业执照,这张营业执照也成为执行工作的关键。
法官找到分店店长,表明来意后,询问分店情况并告知本案执行情况,店长解释说:虽然该店和涉案咖啡店公司名字很像,但不是一家,债务和其无关。
法官指着营业执照说:“营业执照表明,这家店在法律上属于被执行人的分公司,根据法律规定,总公司无法清偿债务的,法院可以直接执行分公司财产。”随后,法官现场裁定该分店以分店财产承担总公司20余万元的债务并当场送达文书。
很快,分店负责人赶来,他也对法院执行提出异议。“法官,其实这家分店是我个人在2019年买下来的,而且我已经全额支付转让费了,这是我和总公司签订的分店转让协议和转账凭证,两家店已经毫无关联了。”负责人向法官出示了协议书并表示要提出案外人执行异议。
经过充分审查,海淀法院作出裁定,认定营业执照具有工商登记的公示效力,转让店铺协议不得对抗执行,驳回了分店负责人的主张。负责人并未提起诉讼,但经多次督促仍未主动履行。
法官来到现场,注意到营业执照并未变更,店内一切如故,于是立即约谈了店长,严肃告知其拒不履行的后果,店长连忙又以分店已转让为由辩解。法官解释清楚法律规定后,表示将依法对店内财产强制执行!
负责人最初来电表示“还不了钱”,法官立即开始着手查封店内营业设备。过了几分钟,负责人又打来了电话:“法官,我想通了,虽然一次性还不上,但我想尽己所能分期偿还。”
见事情出现转机,法官立即要求分店负责人现场拿出还款方案。
“现在我只能一个月还1万元左右,希望法院准许。”经过综合考量,法官在征求张先生意见后,暂定由分店每月偿还1万元。
“你能提出主动还款值得肯定,但毕竟是单方承诺,且口说无凭,为督促分店主动履行,法院现告知你将对店内经营设备采取活封处理,暂时保障分店正常运营,如届时又不主动履行则对被查封设备评估拍卖!”随后,法官对店内咖啡机、空调、冰柜等有一定价值的财产进行了活封,在显要位置张贴封条并一一登记造册,临行时再次督促分店负责人及时履行且不得对被查封财产实施有损其价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