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 17:32
“这个二维码就像机井的 ‘身份证’,微信小程序扫一扫,什么信息都能查到。”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近日,北京地下水管理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57680眼机井有了统一身份标识,进一步夯实地下水精细化管理与动态管控的数据基础。
北京市水务局地下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自2022年9月起开展了地下水管理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机井6万余眼,最终形成以机井码为统一身份标识的57680眼全市机井管理台账,其中43080眼为在用取水水源井。针对这5万余眼机井,市水务局将根据不同特点实行分类管理。
在通州区漷县镇黄厂铺村的村供水站里,水务工作人员打开微信小程序“水务机井码”,对准机井“身份证”一扫,机井状态、产权人、取水许可及成井时间、井深、机井性质、井管材料等信息一目了然。“为加强机井台账管理,我们面向不同用户开发了PC端和小程序两个平台,并根据取水户和乡镇、区级、市级管理员需求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功能模块,可满足机井各类基本信息的管理和取水量汇聚工作。”市智慧水务发展研究院软件与数据研究所工作人员王妍介绍。
据介绍,通过此次地下水管理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水务部门集中明确了机井位置、机井类型、取水许可、使用状态、计量设施、废弃处置、取水数据汇聚等一系列信息,全市各类机井基本实现了“五个清楚”的预期目标,即机井权属清楚、机井用途清楚、机井属性信息清楚、机井管理责任清楚、台账监管责任清楚。“在这次排查整治中,我们也集中解决了一系列机井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建立了以机井码为牵引的取水量数据汇聚路径。”市水务局地下水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机井台账发生新增、更新、信息修改、删除等变化都要由市级审定后生效,杜绝台账信息更改的随意性,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机井管理机制,机井全生命周期监管流程得到了规范。”市水务局地下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专项排查整治,本市建立起“市-区-乡镇(街道)-村(户)”四级水量汇聚体系和“区-镇”两级水量数据审核机制,为“取供用排”协同管理、智慧水务建设提供坚实基础数据保障。
同时,这次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中,水务综合执法部门还根据市民举报的无证取水线索,依法责令相关取水户补办取水许可并进行行政处罚。据了解,自2022年9月以来,通过排查和市民举报,全市共移交违法线索129件,办理完成84件,正在办理45件,全面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日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