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07:36
9月14日,北京,2023北京文化论坛盛大开幕。上午主论坛结束后,一名外国嘉宾在论坛现场自拍。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田嘉硕/摄
得知要参加“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论坛”后,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特地查阅了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中对于“文明”一词的定义。他发现,不同的语言对“文明”这一概念有共同的理解。
在阿拉伯语文献中,文明是“一群人在特定时期内追求更高生活质量时所取得的诸多方面的成果”。而在9月15日举办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论坛”上,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在15个国家2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文艺界知名人士的交流讨论中,有了更具体、更实在的阐释。
“回顾历史上我们两个文明之间的碰撞时,我并未发现战争或冲突的踪迹,而是进行了贸易和互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文化和知识界的对话。”让胡萨姆·侯赛尼自豪的是,2000多年前,位于约旦南部的纳巴特王国首都佩特拉是中国旅行者和贸易商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聚集地,“对我们约旦人来说,这是我们与中国对话和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法国汉学家、作家柯思婷·佳玥则花了20年在北京沉浸式感受文明,“文明是向对方开启大门的一把钥匙”。
当佳玥以“老北京”的身份向年轻的法国艺术家介绍中国时,她喜欢领着艺术家们到北京东城区黄城根北街的“艺术8”,那里是原中法大学的旧址,也是佳玥眼中“最贴近一个城市魅力和文化的核心之处”。
在佳玥看来,走向对方之路是艰难的,“并不是在中国待3天或者在法国待3天就可以走完这条路”,而走这条路的重要之处,便是促进两国艺术家间的双向对话,在对话中思考本国文化和文明的内涵。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对这样的双向对话深有体会。他说,每当第一次去一个国家,总是会提前找这个国家的电影,“当我跟这个国家的人见面的时候,往往是借助电影来打开互相交流的大门。”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导演乌尔善坦言,制作《封神》的过程恰好印证了文明互鉴,包括中国在内,有21个国家的主创、演员和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一同讨论如何将中国的雷震子、墨麒麟变成栩栩如生的数字角色,一同理解中国历史和艺术,讲述中国经典故事。
乌尔善说,他一直想做的事,就是“把最有魅力的中国故事用当代的电影技术和现代观念加以重新阐释,把它变成高质量的中国电影”,而当他看到9月14日《封神》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上映后获外国观众好评时,高兴溢于言表。
阿曼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总经理、世界剧院联盟理事翁贝托·法尼在与多个机构开展音乐合作期间常常思考,“为什么不能让五大洲联合起来,制作一部歌剧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他联系了中国、意大利、埃及、美国等地的合作商,“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中国表现出了强烈的愿望,所以我们很快就做了联合制作。”
就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前两天,这个多国参与的歌剧迎来了首演,翁贝托·法尼有了新的打算,“做更多的联合制作,以中国作为出发点,一定能够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从书本中的“文明”概念,到可知可感的文明互鉴,电影、音乐等行业打开了交流的大门,不同国家的观念在碰撞中进一步融合。
如果仔细翻看国家大剧院的剧目,可以发现近期上新的歌剧有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也有法国作家德利布的代表作《拉克美》;正在热映的电影中,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新片《奥本海默》与《封神》同台争艳;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展览关注了中国德化白瓷,还展出了多幅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会成员徐步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包含和平、包容、开明、开放等多重内容,既肯定事物的多样性又包容事物的差异性,并将不同的事物融汇到一个“和”“合”之中。
而文明互鉴的目标,正是“和”。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介绍,该研究院连续开展的全球民调显示,2020-2023年,海外受访者对“文明交流互鉴”这一理念的认可度从五成上升至七成以上,尤其是对今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各项内容的认可度,更是超过94%。其中,18-35岁受访者对中国文明观和全球文明倡议的认可度均高于整体水平。
正如胡萨姆·侯赛尼所说:“对话从这里开始,从我们承认、认可和尊重其他文明的贡献开始。”他相信,如果将当下的交流传递给子孙后代,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将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