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0 15:38
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9月18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操作指引(试行)》,明确老楼加装电梯申请、施工、运行管理的全套规范流程。(详情见)关于老楼加装电梯的讨论又掀高潮,老楼加装电梯难在哪儿?又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观点:装还是不装?
支持方:老年群体、家住3、4层以上住户
住户1:我们住顶层,家里老妈80多了,因为没有电梯,十几天都没下楼。如果去医院,我就要搀着她,走一段就要休息。如果有了电梯,下楼坐轮椅就方便多了。
住户2:我们这儿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楼房,我家又是五层,想出手也不好卖。如果装了电梯,高层的房子就能升值,也好卖一些。
住户3:我家不是高楼层,平时爬楼没问题。但是如果要搬东西、抱孩子的时候还是很费劲,装电梯的话还是偶尔能用上。
反对方:年轻人、家住1、2层住户
住户4:我家住二层,对电梯没有需求,但装电梯每户都要交钱,一户算下来要好几万,对我来说没有必要。
住户5:这些老楼都三四十年了,本来就不结实,再加个外挂电梯会不会影响楼房的安全?
住户6:我家是一层,加装电梯之后肯定影响我的采光,而且电梯也会有噪音。一层本身就不好卖,加个电梯更贬值了。
住户7:现在老楼加装的电梯都是半层入户,也就是说,我坐了电梯仍然要上半层或者下半层,就有点鸡肋。如果能平层入户的话我就同意。
创新:装了之后
自2017年起,北京市大力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六年多的时间,已累计完成加装电梯3370余部。其中不乏开拓性的试点案例。
案例一:独立电梯减小对楼本体影响
海淀区牡丹园东里3号楼采用了基础桩加钢结构外挂电梯,电梯的地基独立,向下打桩的深度达到8.7米,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楼本体基本没有影响。
牡丹园东里3号楼老楼采用了开发国企出资安装模式。楼内居民此前都是城建职工。加装电梯的资金除了政府补贴外,均由北京城建集团自筹。该公司旗下的城承物业公司负责建设,所属的另一家企业城建亚泰集团承担施工任务,物业管理人员负责与居民协调沟通。
牡丹园东里3号楼加梯后
案例二:“公交电梯”刷卡乘坐
大兴区黄村西里56号楼3单元、5单元是全市首个采取计次刷卡模式运营的“公交电梯”。电梯免费安装,没有任何预收费,像乘坐公交车一样刷卡使用,每个月百余元的使用费,计算下来单人单次0.2元。
这种模式保留了老楼装电梯的公益性质,按照规划,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在达到一定规模后的电梯内广告收益。
案例三:老楼拆除重建彻底解决上下楼难题
劲松一区114号楼是1978年的实验楼,楼体结构安全隐患突出,按照本次的试点政策将予以拆除重建。通过四方共担的模式,政府、产权单位、居民、社会机构四方各出一点,居民每户出资五六万元,改建后,房屋的卫生间和厨房使用面积都有所增加,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增加6平方米左右。除此之外还增加了电梯。电梯不采取像以往老旧小区改造外挂电梯这种做法,而是在室内增加电梯,让电梯可以平层入户,从电梯出来进家门。门头位置还增加了残疾人升降梯,推轮椅的、不方便的可以从门头到达室外,为居民安装上两条电梯的“腿”。
劲松一区114号楼改造后的新电梯
案例四:借助科技手段绘制加梯地图
石景山区老旧小区多、居住的老人多,老楼加装电梯的工作也非常紧迫,但如何申请让很多百姓头疼。为此,石景山区联合首开集团绘制了全市首张加梯地图,登录石景山“老楼加梯”小程序就能在线申请,目前,全区一半左右有条件实施的单元都已经有居民提出申请。所有具有技术加梯可行性的单元都在石景山区的地图上标注出来,作为居民来讲,他只要打开这个手机的小程序,直接选我要加梯,一键就可以直接申请加梯,知道他的加梯需求了,街道和社区就会有针对性的做这个工作。
破局:怎么装?
老楼加梯最初的探索主要包括业主共同筹资、单位或集体组织出资和租赁模式三种。一部电梯最高可获得64万元补贴,但出资问题只是老楼加装电梯的难题之一,居民意愿分歧也是主要阻碍。按照最初的政策,加装电梯单元内所有住户都需签字同意,老楼才能加装电梯,可如果楼内一两个住户不签署同意书,老楼加装电梯的方案就无法通过。
2020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手册》出台,明确满足三项条件,就可开展加装电梯工作。一是有意愿加装电梯的业主应当具有占用和使用该住宅的权利,并能够出示相关证据;二是要加装电梯的住宅应满足建筑物结构安全、消防安全、建筑节能等规范、标准要求。三是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意向和初步方案应当充分听取加装电梯范围内全体业主的意见,并经专有部分占该单元住宅总建筑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同时其他业主不持反对意见。
但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业主坚持表达反对意见,加梯工作仍然无法推进。9月18日,本市老楼加梯工作再进一步,发布《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操作指引(试行)》,对于怎么装、钱谁出等居民关心的问题也都给出了答案。
指引明确,提出加装电梯需求的主体可以是单位(集体),也可以是业主,哪怕申请人为一户居民,其房屋所在地街道(乡镇)或社区(村)也应向申请人告知所住单元加装电梯可行性评估结果。相关单元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可启动征询相关业主意愿工作,即“一户申请就启动”。
随后,居委会(村委会)将指导监督业主组织(业委会或物管会)组织业主进行表决,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后,即可启动项目报建确认工作,即“达到比例就确认”。
根据以往案例,对于小区加装电梯,低层住户的需求不及高层,指引也对此进行了明确。比如,加装电梯受益业主可采取以下方式给予一、二层业主适当补偿:在业委会(物管会)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的基础上,低层业主可优先选取停车位。加装电梯施工时,低层业主有户内局部改造需求的,实施主体、施工单位可帮助实施改造,并可给予相关费用减免。鼓励同一单元其他业主支持低层业主解决下水管道堵塞、反味等问题,并配合做好相关改造工作。同一单元其他业主可以给予低层业主适当经济补偿,补偿金额从业主筹集资金中支出,由业主之间协商确定。各区也可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及原则,指导业主协商等。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千部电梯的实践中,有基层反映,老楼加装电梯过程较为复杂,既涉及业主间的意见协商,也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协调,工作中常是千头万绪。此次发布的《操作指引》,就是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并上升为机制,首次明确老楼加装电梯的实施流程,便于后续老楼加装电梯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