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2 11:24
老张因交通事故受伤,准备向肇事者小李及保险公司索赔,在通州法院漷县法庭诉讼服务大厅,他根据人民调解员的建议,在诉前调解阶段申请了伤残鉴定。这个小操作,为之后的案件办理按下了“加速键”,全案在一个月内得以审结。9月22日,通州法院发布了这起案件信息。
在通州法院漷县法庭诉讼服务大厅,因交通事故受伤,赔偿问题协商不成的老张正在准备立案。他认为,他肯定构成了残疾,需要做伤残鉴定。通州区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员陈斌了解老张急需用钱进行治疗的情况后,他提示当事人可以通过诉前调解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为一旦双方达成调解,老张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取得赔偿款,有利于后续治疗。同时告知他,在诉前调解阶段,当事人同样也可以申请伤残鉴定。
老张听从了调解员的建议,马上申请了伤残鉴定。因双方始终未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期限届满后,案件连同诉前阶段做的伤残鉴定报告书转入了诉讼程序。法官查看卷宗材料后发现,案件法律关系明晰、证据材料齐备,于是迅速安排庭审,案件在一个月内审结。这起案子的快速审结,得益于鉴定报告提前作出,为实质性化解争议按下了“加速键”。
在诉前鉴定制度施行前,如果当事人一方申请鉴定,就意味着双方在案件事实层面已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此类案件也会因无法调解而从诉前调解程序转入诉讼程序。在这种办案模式下,因为法官接收的案件数量很多,需要等待申请鉴定的启动周期较长,再加上鉴定本身就较为耗时,无形中导致案件审理周期被动延长。
目前已开始实施的“诉前鉴定”则可以有效将案件审理过程“提速”。诉前鉴定指的是在诉前调解的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下,依托人民法院委托鉴定系统发起的司法鉴定。如果当事人在诉前调解阶段就提交鉴定申请,人民调解员可以“轻装上阵”,最快地组织双方当事人谈话,成为鉴定程序的“加速器”。
通州法官总结了一些关于“诉前鉴定”的特征。
诉前鉴定有哪些优势?
1、 “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齐头并进,在调中鉴、鉴中调,调解与鉴定深度融合,有利于缩短诉讼周期,提高审判效率。
2、诉前鉴定效力及于诉中,有利于克服诉前单方鉴定意见不被诉讼所采信的风险,减少“二次鉴定”,降低纠纷的化解成本。
3、有助于当事人预判诉讼风险,提出更合理的诉讼请求,降低当事人间的对抗性,促进案件在诉前调解阶段达成调解。
诉前鉴定程序如何启动?
1、申请诉前鉴定的时间节点。诉前鉴定申请书可以同起诉状一同提交立案,也可以在诉前调解过程中提起。
2、提出明确的鉴定事项、事实和理由,并提交鉴定所需要的相关材料。
3、当事人可以共同或单独提起诉前鉴定。需要注意的是,诉前鉴定需要案件所有当事人同意方可启动。
诉前委托鉴定的新举措,建立了诉前鉴定与诉中鉴定并行、优势互补的司法鉴定模式,有助于提升审判效率、高效化解纠纷、推进诉源治理,实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