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尘土滚落中滋长——电影《第八个嫌疑人》观后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蔡兴水

2023-09-22 12:12 语音播报

深读

冲着片名,虽然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侦缉罪犯、公安破案的电影,但看完全片,心里还是不由叫好。为国产片在暑期档高潮迭起之后,还能继续刷新我的好感,把悬疑类侦探/探案片拍出新高度,让人为之激赏。

全片在现实——过往——现实的结构连接中交织缝合出完整剧情,不光是剧情丝丝入扣,而且从人性底里充分开掘,观众被一点点渗透,直到沉醉其中,共享对剧情、人性解剖、人物表演的成果,特别是对编导的构思与驾驭的服膺之中。

《第八个嫌疑人》剧照

隐晦潜藏的主题揭示

片头明确告知我们,这是一部源于真实发生过的案情而创制的电影。上世纪90年代,经济大潮在南方沿海卷起,在社会外表尚且保持民风淳朴的现实里,有一股暗流悄然涌动,某些比较活泛的、敢于扎猛子的“聪明人”蠢蠢欲动、趁势而为。广东清源市,有一对堂兄弟,尤其是堂哥胆大妄为,不仅敢于大包大揽承包政府项目的造桥工程,而且在未能如期施工完工被催逼之下,竟然主谋在光天化日之下武装抢劫银行运钞车,抢走一千五百多万元,制造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抢钞案。我公安警员判断精准,很快抓捕了5名罪犯,为首的堂兄弟则辗转云南边境,逃离前往缅甸,混迹于淘玉石的人流之中。逃亡颠沛两三年后,这对堂兄弟以被堂哥杀害的莫志强新身份开始新生活。堂哥娶妻生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妻贤女颖,一副慈父、模范丈夫的派头;堂弟则一直生活在沉重往事阴影的愧疚下久病沉郁。20多年前的不堪罪责似乎渐渐被洗白,堂哥莫志强也都快要忘记自己曾经是谁和做过些什么。此时,参与当年侦缉罪犯却迟迟没有破案的一位老警员刚退休,远在广东清源市数百公里之外的云南瑞龙发生的一桩火灾通过电视新闻播报出来,其中有个身影引起他的注意。当年,他的一位战友的牺牲始终埋在他的心底无法释怀,他当即踏上勘探旧案的旅程。

《第八个嫌疑人》剧照

影片围绕堂兄弟二人组编织剧情,表现堂哥由耽误政府工程不服输开始,一步步愈陷愈深,直到成为造成四条命案的通缉犯,在异地过着欺世盗名的生活。当老警员循着线索追逼上门后还不思自首悔过,依然负隅反抗到底,从不醒悟。另一边的堂弟,却从一开始就意识到错误,多次想要挽回止步,却限于身单力薄、意志不坚。当我们都以为是堂哥的作恶把堂弟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时,影片剧情在后面发生意想不到的反转,由堂弟来划下全片最浓重的一笔,揭示了对人性迷失、恶的滋生的反思。虽然堂哥是坏得无法回头,但却是堂弟对堂哥道出迟到的致歉,是初中时堂弟鼓动堂哥一起抢劫了出租车司机,导致堂哥再也变不回过去的堂哥了。这是堂弟一直活在懊悔重负中,对大半生作恶的深入总结,起着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这一番话里有话的话语,也是在不经意中完成的。

家常平实的叙事力量

影片富于挑战性的突破,体现在整体叙事的平实上。编导以家常的视角来叙述案情来龙去脉,以平视的姿态来演绎全过程一切方面。或许是广受外来类型片的过多影响,又或许是感染于愈加浮躁焦灼的现实症候推动,如今的影视剧作品大多易于沉迷在表现喧闹的外表,凸显发泄无处搁放的力比多,对于警匪交战、敌我交锋,更多的会选择大段落、大篇幅的激战,以及推动外在强烈对抗的冲突上,这既是为满足观众的消费心理,也大抵成为类型制作的惯例模式。通例的片子尚且会瞄准这样能够激发满足观众所谓快感的桥段大做文章,想方设法添加给人过瘾的戏份,更何况是本身就充满荷尔蒙爆发的涉案警匪类剧情片。但是本片从头到尾却是娓娓道来,可以看出编导的平实叙事功力,不仅放弃刻意渲染和过分拔高的人为制造紧张激烈,而且还试图屏息这样的外在刺激因素。对于这样的警匪交战、侦破案情的作品,通常的处理方式,起码会设置多处重要情节点,被特别强化出来,加以着重渲染点燃爆发出来。但是我们看到本片,紧张激越的元素基本上是隐于幕后,大多只用交代、转述的方式加以说明,而其他同类电影会大力造势的剧情都是一带而过。

《第八个嫌疑人》剧照

全片仅有几处激烈处,必须展示才能交代清楚剧情,才能更好揭示人物内心,否则无法衔接前后通畅,但也尽可能压缩场面、镜头与时长。一是前后的两次抢劫案发现场,重点放在后面的这次抢劫千万巨款上。为了说清楚案情事件,正面表现了警察与劫匪的交战场面,有开枪射杀,有人员中枪,有流血,有逃亡,很节制很节俭地在短短几分钟完成。更丰富的都一概退隐幕后,更多要展现的则是这些抢匪如何被堂哥攻心破防,如何被聪明过人的堂哥召集到一起铤而走险。堂哥的这番行为,不仅有片中零星地交代他要出人头地,而且后来还通过其父对他聪明自尊心强等侧面补充出来更多潜在信息,让我们更清晰了解罪犯的内在动机与案情爆发的缘由。二是堂兄弟合力谋害真正的莫志强,为了盗用他的身份潜身回国。这是影片中始终引而不发的堂哥惟一的爆发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分水岭。在千万劫案中,堂哥虽是主谋策划人,但他并没有直接参与杀害三名运钞员,而这个第四条命案是经他手直接致死的。也许,这一刻开始,他完全蜕变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是他成为罪犯的重大转折。虽然他的过错早已酿就,正如堂弟所说过的:也许从我们(堂兄弟)初中抢劫出租车司机时开始,我就不再是自由的了。影片中类似这样富有深意的语言,往往也是在平淡的叙述中传递的。我们在那一刻看到堂哥的狰狞,他趁着莫志强没有防备,高举石头,狠狠砸向莫志强,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了结对方。这时电影运用了几个仰拍镜头,把堂哥可怖悚然的表情定格般放大在高空亮光中,把他为恶做坏彰显到最大值,让观众牢记住这组画面。一方面划清人物两面人的前后对比。从此之后,堂哥将化名为莫志强开启他的好爸爸、模范丈夫的新人生。另外一方面,是否也预示着他最后的必然结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且朗朗乾坤,罪行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克制内敛的表演范例

整部片子在导演沉稳成熟地驾驭下,一点点突破观众熟悉的套路,给人不一样的陌生化欣赏效果。演员的整体表演相当克制、温婉,不仅在事关生死之际的场面,如张颂文扮演的警员在追杀劫匪时,不知什么时候就中枪了,他踉跄几步靠在墙角,用手摸到腹部渗出的汩汩鲜血,他只是挣扎了几下,微蹙眉眼,不一会儿就低下头,悄无声息地死去,平淡到尘埃里去,却让人久久无法割舍对他的怀念之情。这样的无表演的呈现,类似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表现手段。其他表演者,不论是当年侦缉案情直到退休的老警员几乎不怎么动容的几十年不变的生活日常化的表演风格,劫匪虽然也有一些磕磕碰碰的冲突,总体上也都处于柔柔地、弱弱地表演路数,绝不渲染、夸张,体现出编导对自己驾驭全片的叙事自信。

影片开启于抢劫犯下多条命案的过往已经过去20多年的现在时,大鹏扮演的堂哥身旁躺着贤妻,大鹏起来给妻女做饭,大鹏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共进早餐,大鹏还亲自护送女儿去上学,不忘交代女儿一些注意事项。影片从寻常的日常生活场面切入,随着剧情次序展开,观众才渐渐发觉,这相当琐碎的一幕幕,对一个潜伏20多年的劫匪来之不易,因为他的平静生活马上就要被终结。而大鹏演的劫匪能过上看似平淡的温馨生活,他的神情有些恍惚,演员大鹏是抓住了人物的内在特征的。影片就在交织着反讽、嘲弄多重意味下扩展延伸,不时撞击着我们的神经。

《第八个嫌疑人》剧照

影片表演最大的成功,就属堂哥的扮演者大鹏。大鹏以往的表演,是充满喜剧元素的,往往被贴上谐星符号的标签。本片中的大鹏丝毫不运用他驾轻就熟的夸张表演技法,而是自始至终以克制、隐忍的风格,演绎了一个渴望在乡亲们面前有面子、绝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栽跟头,却渐行渐远,终于走上一条不归路的罪犯全过程,着实不容易,愈发不简单。

在朴实隐忍的开局之后,影片一直保持贯穿整体统一的叙事风格,结合内敛、压制的姿态着力塑造出堂哥这一独特角色。在造桥资金被耗费一空的时候,堂哥装做无事人一般与工人推杯换盏喝酒;在局长警告他不能败坏政府声誉要他负责时,他点头哈腰地讨好;在逃亡路上堂弟一次次的责备之下,堂哥闷声不吭,没有引发事态失控;甚至在结婚当晚给多年未见的老父亲打电话,他所有的无法言说的杀人命案、逃亡痛苦,也化成无言的哽咽,不让新婚妻子添忧,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压制声音的大哭、跪下磕头;在自称老乡的老警察亲自上门,多次盘桓在他和妻女身边时,他依然一副绝不承认的嘴脸,甚至扬言:你的案子犯案的是七个人,没有我,除非有第八个嫌疑人叫做“莫志强”。一副巍然不动、不发作、不冒火的匪徒、杀人犯形象,这是一个我们很少见识的罪犯。编导把一个从平民百姓演变成杀人犯、逃犯的罪犯塑造得合乎情理、相当真实可信,又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是大鹏对自我表演形象的开拓与突破,这一新形象的完美演绎,也成为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以大鹏为最主的人物群象的成功塑造,也带动了堂弟的精彩入戏,也碰撞出退休老警察的融合入戏,从而带动了一部特殊的警匪片的问世。我们于是相信,国产涉案犯罪片不光有渲染血腥燃爆暴力美学的制作,也可以有深入人物内心、努力挖掘人性、剖析内在灵魂的片子。影片结束在堂哥想要闷死堂弟,然后带上妻女重新走上逃亡之路,但是这个内心死硬表面却不动声色的堂哥终于下不了手。随之而来的警察们的追捕之网也已向他张开。本片最强硬的罪犯的灵魂终于受到拷问了!

作者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

(责编:李静)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