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2 18:56
喀喇昆仑山脚下,喀拉喀什河宽阔蜿蜒,河道两侧、洲屿之上,郁郁葱葱的乔木直立挺拔,碧绿的河水静静流淌,宛如一条晶莹的“玉带”。溯流而上,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就坐落在此。
记者日前随“四季看新疆”之“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团来到和田县朗如乡,在莽莽荒山之间,喀拉喀什河中游河段出山口处,这座具有灌溉、防洪、发电、改善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正守护着下游安澜和百姓幸福。
“新疆水资源呈现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河流大多属于冰川融雪型,来水集中在夏季汛期,春冬两季水量较少。”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副主任罗兴告诉记者,在喀拉喀什河流域,“春旱”“冬枯”和夏季洪水泛滥,曾让下游和田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于1995年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通过竣工验收,水库主坝高133米,总库容3.336亿立方米,是喀拉喀什河流域的控制性骨干工程。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管理局局长阿曼·热夏提介绍,过去,下游农民在出现旱情时,用机井打地下水,但由于水量远远不足,农作物收成受到较大影响,“工程投用后,汛期蓄水、旱季供水,灌区用水需求得到充分保障,不仅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还节省了机井维护和用电的大笔费用,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如今,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承担着230余万亩耕地的灌溉供水任务,其中包括墨玉县19个乡镇、和田县7个乡镇、皮山县皮亚勒玛乡以及兵团第十四师部分农场,水库调蓄年均供水14.6亿立方米,同时通过拦洪削峰,使下游河道“夏洪泛滥”的问题得到根本治理,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乌鲁瓦提水力发电厂位于坝体下方,走进开阔的主厂房,发电机组轰鸣不歇。“和田地区的电网曾经非常小,自从有了乌鲁瓦提,和田百姓用不上电的历史被彻底改变了。”乌鲁瓦提水力发电厂厂长谷雷告诉记者,从2000年并网发电以来,这里一直是和田的骨干电源,更是地区电网的稳定器、压舱石,多年平均发电量2.98亿千瓦时,持续为当地输送清洁、稳定、低廉的电能。
“工程‘三通一平’时期,周围寸草不生,只有荒山,住的是窝棚,喝的是河里的浑水。”谷雷今年56岁,1994年他来到这里参加工程建设,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与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开山建坝,近30年间,见证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从无到有、从有到兴,回忆往昔谷雷心绪难平,“每次看见气势磅礴的大坝,我都感到无比自豪!”
告别无水之愁、防洪之忧,眼下金秋时节,和田各地灌渠流水潺潺,四处瓜果飘香,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为当地发展不断注入勃勃生机,而这背后凝聚着几代水利人的奋斗与坚持。
“既然选择了水利,就要吃得起水利的苦。”罗兴是四川南充人,21岁一毕业就来到了和田,如今也把家安在了这里。“哪里缺水、哪里荒,哪里就有水利人,这才是我们发光发热的地方。”远离家乡的惬意舒适,追随老一辈水利人的脚步,为和田水利发展贡献力量,罗兴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高峡出平湖,水利润民生。当前,数字水利、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推进,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与时俱进,正在大力开展数字孪生工程建设,迈向信息化、智慧化运行,“我们升级改造了工程安全监测及水雨情监测自动化系统,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未来这一造福百姓的‘幸福工程’,将更好地服务和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阿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