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九成科技后备人才升入一流高校,社会化大科普覆盖校内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24 19:04 语音播报

热点

9月24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首钢园落幕,与琳琅满目的科技成果同台展示的,还有青少年在科技道路上的探索和收获,其中就包括53所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中学基地校的科创成果。市科协自1996年起便选拔具有科学潜质的学生走进大学开展科研实践,该计划培养的4300余名科技后备人才中,超过90%升入了国内外一流高校。

不过,科学普及工作不能只局限在校园之中。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科技创新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社会化科普力量发展壮大……在北京,孩子们与科学的距离触手可及,科技人才的成长有了沃土。

“科学课”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

“我是北大附中的纸壳机器人,今天为大家演唱一首《少年中国说》。”在主场活动上,十多个手掌大小的机器人身穿该校校服,憨态可掬地律动起来。主控板、屏幕、天线……机器人的每个部件,朱同学都如数家珍,它们的控制程序,是她在学校的选修课上和同学一起,花费半个学期的时间编写的。

和纸壳机器人一同展出的,还有一台学生自制的“教具”。“学生在学习电容器充放电的课程时,发现老师课上用的演示器材效果不佳,就提出要给它‘升级’。”北大附中物理教师陈亮介绍,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改进后的器材让电容器的充放电规律一目了然,“在设计方案的同时,他们对相关的知识也就掌握得更深入了。”

作为基地校代表,在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交流活动上,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分享了相关经验。“人才的培养是不能被切豆腐块的。”他说,学生的成长不应该有阶段性的隔阂,要推动“大中协同”培养创新人才。走出展厅走进校园,新学期伊始,北大附中初一年级学生就到北京大学上了第一节科学实践课,这学期他们将体验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四大学科的“定制款”北大课堂。

在“双减”大背景下,“科学课”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必修课、选修课,到专家科普讲座、研究性学习等新形式,当前,包括该计划基地校在内的一批中学持续探索,将科学教育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顶尖风洞实验室建在中学校园

航空航天、纳米化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走进基地校之一——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实验楼,10个创新实验室内,顶尖科研设备随处可见。让记者最惊讶的,是在一所中学校园内,竟能看到研究空气动力学的顶尖实验设施——风洞。在风洞里飞纸飞机,听起来像是小孩子的玩闹。但三十五中的学生把这个想法做成了科研课题,利用纸飞机探究飞行器的自主回旋机理。

研究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实验室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点子很多,科技教师就是要点亮他们的梦想。我们所有实验室的大门,都随时向全体学生敞开。”三十五中科技教育中心主任杜春燕是这些实验室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2011年,三十五中筹建科技教师队伍,她博士毕业后选择加入其中,“我相信,如果孩子们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前沿科学,未来能有更大的发展。”

生物实验室

渐渐地,三十五中的“博士老师”越来越多,并每年选拔近百名学生加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从聆听院士专家讲座到走进前沿实验室,最终亲身参与研究类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教学资源除了惠及本校学生,还辐射到本市乃至全国的部分学生和教师。

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老师带领初一学生了解航天知识

孩子们对科研的热情让杜春燕深受感动。“有些实验需要每隔几小时收集一次数据,曾有个姑娘为了完成实验,在实验室里住了三天三夜。”杜春燕说,“科研虽然不是中学生的‘必修课’,却是他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样的科研经历,是对意志品质最好的锻炼。”

发动全社会力量做科普

在主场活动一处面积不大的展台上,密密麻麻地摆着20余种科普装置。北京交通大学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教师周晓亮被小观众围在中央,正在为孩子们“变魔术”。

透过两张透光的“塑料片”,孩子们可以看到周晓亮的脸。“大家注意了,看看现在你们还能不能看到我。”周晓亮将其中一片旋转90度,在孩子的视角里,他的脸逐渐变暗,直至被完全遮挡。“现在根本看不见了!”“是把开关关上了吗?”孩子们的惊讶声不断。随即,周晓亮解释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光的偏振。

“我们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实验室,目前已经开发了近300种科普产品。”周晓亮介绍,实验室每年都能接待近5000人次的参观学习者,其中自然少不了中小学生的身影。

“科学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应该构建全社会大科学教育的新格局。”在探讨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话题时,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对此有切身体会,该所科普团队从2010年起,便面向小学生开设科学课,后续还通过科普账号向全国传递科普内容。这个团队也培养了一批科普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便是其中一员,现在他同样活跃在科普工作一线,目前,该校建立的研究生科普实践体系“春分工程”,已实现每周为中小学开展约200场公益科普报告,预计今年报告总场次将达到4000场以上,实现科普内容的大规模、可持续输出。

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本市科技社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基层组织等科普主体共开展科普活动1500余场。市科协近日还发布了百家科技教育体验基地、20条主题科学游线路,科技馆开到了家门口,让科技气息更触手可及。

2023全国科普日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