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21:12
“安于磐石,润泽万物”
有一年的夏天,荷花开放的季节,老友启亮邀我去奥林匹克公园看荷花,约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入口处的奥运塔下碰头。
说去就去。上一年的荷花没有看成,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错过了。
一出奥森公园南门地铁,我就被高耸入云、造型奇特的奥运塔惊艳到了!虽然以前也曾远远地看到过它,但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还是第一次。塔下林木茂盛,恣肆张扬着夏日的生机,塔顶树冠形似花开,塔身在阳光下通体闪着银色的光,钢硬中透出一些妩媚,有一种另类的美。
老友启亮到了,我们便去看荷花。
夏天的荷塘,碧绿的荷叶叶叶相连,鲜艳的荷花朵朵争妍。好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面,让人不由得吟诵起那对荷花的千年赞美之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奥森岂止有荷花。往奥森纵深去,更是一步一景。最让我惊奇的是,无论在奥森的哪一个地方,抬头都可以望见奥运塔。启亮说,这奥运塔,是奥森公园的瞭望塔,就像海洋里的灯塔。如果在园中迷路了,向着塔的方向走,就可以出园去。
不知不觉爬上了仰山。站在仰山顶上往南望,一眼又望见奥运塔在南门口闪着银光。启亮往奥运塔旁边的大道一指:看,那条大道就是中轴线。奥运塔像钉子一样钉在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因此又被俗称为“钉子”塔。
中轴线上远眺奥林匹克塔 邓伟 摄 资料图
“我看,它更像是钉子花。”看着像花朵绽放一样的塔顶,我灵感突至。“钉子花”,那是永不会凋谢、变形、腐坏的花,多美。
“那就是中轴线上的钉子花呗!”启亮笑。
“中轴线”这个词,我听了很多很多年,从来没有去思考它内在的含义。当我透过望远镜一眼看到景山的山尖时,我才深知,自己对北京这座自己已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的了解,是何其肤浅。
我连忙龙吸水般给自己猛补了一下有关中轴线的知识,心中像洞开了一扇历史的窗门。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城市的灵魂。北京中轴线就是北京城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基因图谱。它的城市规划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很多建筑都建在对称轴上。北京最早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是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近一二十年来,北京中轴线持续“生长”,沿着传统中轴线向南、向北延伸,向南,延伸至南中轴森林公园、大兴国际机场直至永定河水系;向北,延伸至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直至燕山山脉。宏阔的中轴线北延长线上,文化新地标陆续矗立起来,奥运塔就是其中之一。
奥运塔正式的名称叫做“奥林匹克塔”,它以“生命之树”为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圆形元素和植物形态中树的形象完美融合,形成“生命之树”造型。塔基是堆土形状,高高隆起于地面,象征大地;树的根部,像一粒种子从大地钻出来,寓意生命之树从地壳破土而出,自然生长;塔身全部为钢结构打造,由五座从186米至246.8米高低不等、错落有致的独立塔组成,通过沿高度方向设置多道连接桁架,将五个单塔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组合塔式结构体系。五个独立塔在空中似合似分,在塔的顶部逐渐向四周悬挑延展,形成树冠形态,“似一束鲜花,似礼花绽放,似清泉喷涌”。这样的生命之树,“安于磐石,润泽万物”。
奥运塔工程于2012年10月底建成,最初是奥林匹克公园的瞭望塔,直至2016年3月15日,瞭望塔才被命名为“奥林匹克塔”,并对外开放为观光塔,是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制高点。2016年6月12日,奥运五环标志于塔顶落成,它又被称为“五环塔”。
解开北京城历史空间密码
这之后,再去看奥运塔这座别致的现代建筑,就像解开了北京城的历史空间密码。视觉上,从奥运塔开始向南延伸、延伸,延伸到南延长线的终点;思维上,则会溯源而上,寻见历史的深处,感知到北京城的都城演进历史,感知到中华文明的赓续不绝。有形的奥运塔,无形地连接起历史与现实,以及天空般辽阔的未来。
奥林匹克塔
怀着探秘般的情怀,游奥森成了我的假日选项。一有空,我就去奥森转一下。那时候我还住在广安门南街,往来需要些时间,但包括“钉子花”在内的奥森的美,让我把距离抛在了脑后。
去奥森,有时独自一人,有时邀一二闺蜜,最多还是和老友启亮。启亮家住奥森公园西门旁边,奥森仿佛就是他家的后花园,他对奥森地貌、景点了然于胸,有他做导游可是其乐融融。我们去看荷花,看海棠,看牡丹,看向日葵……看一切美的景物,生发出对人生、对生命、对知己友谊的珍爱之情。
又一年荷花开过,盛夏来临。启亮说,奥运塔南边水系的音乐喷泉开放了,你要不要来看?我当即答应去看,为即将亲眼目睹一场盛大的音乐喷泉而激动。
奥林匹克塔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奥运塔梦幻般地闪烁起灯光,塔南边的龙形水系腹地,两岸开启了火树银花的模式。随着音乐声起,沿着水带,音乐喷泉开始大秀。一岸水幕升起,喷泉喷涌,彩光飞舞,形成水与光的幕墙;射灯的光柱呈箭镞状向夜空深处射去,划破了夜的宁静;一岸五彩斑斓的灯光,各种红,各种蓝,各种绿,各种黄,各种紫,真正的万紫千红的灯光,高高地、安静地发出光彩,反衬着水中音乐喷泉光之舞的律动。没有被色彩覆盖的水面,则是墨色的,尽显河水的幽静与深邃,也让喷泉的色彩更加炫亮。钉子花的倒影在水中表演。塔不再是钢的钉子,钢硬的建筑物,而是柔美的、披着镶嵌了钻石般的碎花衣裳的舞者,与色彩缤纷的喷泉、同样色彩缤纷的光影交汇在水中,分外妖娆,美轮美奂。
繁华与宁静,历史与时潮,现代建筑与民众梦想交织成盛景,和奥运塔上瞬息万变的光影绘成的图案惊人地应和。
品奥运塔四季之美
三年前,我住到了奥森公园北园旁边。吸引我来定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整个奥森,看见奥运塔美如一束钉子花的傲人影姿。
离奥森近了,去奥森就更勤了。北园离南园很远,但是钉子花会不经意地闯进我的视线,在花丛之上,在水的中央,无处不在。奥运塔,钉子花,它像定海神钉一样钉在那里,像一簇花开在那里,但是它的神魂却覆盖了、渗透进了整个奥林匹克公园,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精神象征。
我看奥森的四季,看奥运塔春夏秋冬的美,看山水美、建筑美、科技美、人文美,在这里美美与共,交相辉映。
早春的白天,仰望树状的塔顶平台,细心的人能数清它的枝丫枝数;夜晚,“生命之树”像一束高高擎起的魔幻花束,粗壮的根茎,圆形的花朵,全都镶上了光边。奥运塔成为一个光影体,炫亮人们的目光。
夏天的奥运塔,那更是光的影像。早上,太阳光从东映照,被塔身反射出无数道金色光芒,玄幻迷人。夕阳西下,晚霞似火,人还在园中的湖边游览,钉子花就开始绽放,纯粹的蓝或纯粹的红,纯粹的黄,闪烁着落进波光粼粼的水里,和水草、浮萍、游弋的金鱼构成水中仙境。夜色越浓,钉子花越是闪亮,越是万千异象。
金秋,蓝天如洗,将钢塔染成蓝色,远远望去,仿佛披上了一件丝光蓝缕,柔美曼妙。到了傍晚,天空架起彩虹,云彩,钴蓝的、孔雀蓝的、金黄的、金红的、灰青的、乳白的云彩,像五颜六色的火焰,油画一般铺满天空,一派壮丽。
冬天,奥运塔冷冷独立,闪着白光,气势凛然。
元宵节那天,我穿过奥森去看奥运塔。深冬别有一番情致的风景和下午的阳光驱散了寒冷,但当暮色四合,寒意骤然聚拢,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把人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冰凉。正想打道回府,奥运塔的灯光秀开始了。
这晚的灯光秀增加了不少新的艺术图案,比以往更加璀璨夺目。数码烟花不断地绽放,千变万化的图案令人目不暇接!我站在距奥运塔300米处,忘记了寒冷,一秒钟也不想中断地录着视频,沉浸在一种超越时空,不知今夕何夕的视觉盛宴里,直到手机电量耗尽。
静静地凝望奥运塔——我心目中的钉子花,我突然真切地理解到这“生命之树”的奇特意象——它是蓬勃向上、树冠宏阔的树的形态,它更是青春之树、智慧之树、文明之树、梦想之树的意义表达。
这一个元宵之夜,我终身不忘。
在想象中无尽地描绘它的美
当然,更多时候,我是站在阳台上看钉子花。我用30倍的望远镜把它拉到眼前看,它就是由五朵花组成的一束花,虽然有一朵花只看得见一小瓣花瓣,但我意念里映出的就是五朵花,蓝、黄、黑、绿、红五个圆环在上方形若它的花蕊,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鲜艳。即便是云雾天、雨天甚至是雾霾天,它也能在雾中若隐若现,闪出钢制的原色光芒,有一种不可掩藏、不可侵犯的尊严。
我知道,那奥运塔内,一层能观赏到自1936年以来历届奥运会的火炬实物及相关海报设计;
我知道,在塔顶观景台,可以360度观赏北京城的景色,不由自主要赞叹它的繁荣现代之美。当落日熔金,当晚霞绚丽,你会惊喜地问,这是人间天堂还是天堂人间;
我知道,在塔顶,离天近了246.8米,伸手可以触摸到蓝天,或者摘下半个月亮;
我知道,如果在夜间登上塔顶,眼前将是北京城最繁华的夜景。冰丝带蓝如北极光,浪漫绝美;鸟巢灿若烈焰,中轴线无限延伸的景观大道,仿佛神话炫酷。总之,极目之处万家灯火辉煌,不是“疑似”,而是“恰是”银河落九天……
按理,我应该迫不及待地去登奥运塔,或许还可邀上老友启亮。但是我却一直没有行动。登上塔,以我二十多年前登临上海东方明珠、武汉旋转餐厅、深圳最高楼的经验,我相信我可以一眼望尽中轴线上的美景——除了一览整个奥林匹克公园风景之外,可以鸟瞰玲珑塔、水立方、鸟巢以及龙形水系等景观,可以将鼓楼、故宫、景山,甚至60公里外的大兴机场也尽收眼底,而且其壮观画面将比那些体验更令我震撼与感慨。我愿意保留想象,在脑海中无数遍地想象那画面,在想象中无尽地描绘它的美。
奥林匹克塔,奥运塔,五环塔,钉子塔,我更愿意叫它钉子花。但不管如何称呼它,它是2008年奥运会留下的荣耀美好,它是中轴线延长线上的明珠,是北京城历史文化的现代延伸,盛载着开放包容的人文理念、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自然法则、现代文明奔向未来不停歇的精神。正因如此,奥运塔在我眼中、心中,在人们的眼中、心中,永远高耸,永不会倒塌,是一束永不会凋谢的钉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