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1 13:56
青山含黛,云海翻涌,一条红绸飞掠锦绣河山,铺就成脚下的路。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中央,8名仪仗兵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踏着坚实的步伐向前进行。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幕直击人心,映照出属于中国的浪漫与庄严。
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中秋与国庆接踵而至,令这份浪漫与庄严在亚运赛场绵延、激荡,化作一个个真切具体的故事。小家与国家、团圆与奋进,在这里融汇交织,如月圆时的之江潮水,高歌奔涌,一往无前。
看台上,那一股暖流——
四川德阳距离杭州1700多公里,刘开金和妻子提前两天专程赶来,想要亲眼看看女儿蹬上自行车在赛场疾驰的风采。“孩子为了训练经常不在家,今年的中秋节比较特殊,我们过来陪她一起过节。”9月29日晚上比赛结束,刘佳丽胸前挂着一块铜牌,对着看台上的父母挥手微笑。走下领奖台,就是一家三口的幸福团圆夜。
江苏徐州距离杭州600多公里,张雨霏在这里弥补了一个遗憾。和队友一起获得4X1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之后,她把手中的花束抛向看台,这一次是抛给她的妈妈和姥姥姥爷。“姥姥姥爷是第一次现场看到我比赛,特别是200蝶游完以后,姥姥好像激动地哭了,确实这么多年没有让她看到我比赛挺遗憾的,这次圆了她一个梦。”
9月27日,张雨霏在决赛后。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河南郑州距离杭州900多公里,田径运动员谢智宇刚刚和特地赶来的父母一起过了中秋。10月2日,他希望在家人的注视下,在男子400米栏的跑道上,达标巴黎奥运。
家是一切的起点。当运动健儿们在竞技场上奋勇争先,看台上的那股暖流,是永远包裹着他们的爱与柔情。
9月30日晚,杭州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赛后,冠军谢震业身披国旗和妻子挥泪相拥。
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武术运动员常志昭距家1000多公里,射击运动员赵楠距家1200多公里,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哈比拉·阿吾萨衣满距家4300公里……这个中秋佳节,身在杭州的他们与家人通过网络共享这一刻。
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却又是他们运动生涯里一个寻常的日子。聚少离多,牵肠挂肚,又彼此包容、相互支撑,这是绝大部分体育健儿与家人的日常。
竞技体育没有坦途,26岁的柔道女将徐仕妍记得,妈妈第一次看她训练,就心疼地劝她不要再练了,“爸爸妈妈只要求我平安”,但得知她有志于此,父母便坚定支持。
9月26日,亚军中国选手徐仕妍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在输掉决赛获得一枚银牌之后,徐仕妍泪洒赛场,但她随即又将马不停蹄投入奥运积分赛征程,为自己的奥运梦想拼搏,期盼成为家人和中国柔道的骄傲。
家与国,汇聚成大爱——
女子网球赛场,两位中国职业球员郑钦文和朱琳携手为中国队提前锁定亚运网球女单五连冠。决赛过后,两人一同举起国旗,接受全场欢呼。
“这一年我们去外面打比赛都是客场,从没有这么多中国球迷为我们欢呼,这让我们非常温暖。”郑钦文说。朱琳更是红了眼眶,“我哭不是因为自己输了球,而是被满场的五星红旗所感染,很难守住自己的情绪。”
9月29日,冠军中国选手郑钦文(右)与亚军朱琳在颁奖仪式上合影。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满场的中国红,制造出杭州亚运会最令人澎湃的氛围感。
在橄榄球赛场上有一个亲友助威团,他们都是中国女榄球员的亲人长辈。这些从各地赶来的铁杆观众,把对女儿对姐妹对爱人的思念化作对祖国的爱,把对亲人的支持融进“中国队加油”的呐喊。澎湃的激情感染了全场观众,整座球场成为一座红色的堡垒。
为了升起五星红旗的这一刻,带着膝伤的王婉钰吃了三周止痛药;陈可怡在决赛最后时刻疯狂奔跑,抢先解围,确保中国队以1分险胜日本队,拿下冠军!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血浓于水的深情在人们心中翻涌,直至喷薄而出。
小家连着大家、连着国家。中国人最深沉的爱,无关成败。
竞技体操,挑战与失败总是如影随形。本有希望冲击全能金牌的章瑾,在高低杠项目中三次掉杠。第一次,重重砸在垫子上;第二次,被眼疾手快的教练接住;第三次,双膝跪地。她每一次摔下,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她每一次起身,都伴随着全场的加油声。
9月25日,中国队选手章瑾在高低杠项目中。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没事!”“再来!”“加油!”第四次上杠,她完成动作,稳稳落地。那一刻,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祖国儿女,在这里永远都能找到最坚强的后盾。
为国争光,与国为荣——
中秋之夜,拿到单杠银牌的老将林超攀把女儿抱上领奖台,把银牌戴在她的脖子上。女儿穿着儿童版的颁奖服,林超攀用手指着胸前的国旗,女儿也学着用手指着胸前的国旗。
“有了宝宝和家庭之后我觉得还是会给我很大的动力,因为要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榜样,我希望能让她看到,她的爸爸在为国争光。”
短暂相聚之后,带着美满的记忆,当天深夜,28岁的林超攀便又出发了,他要赶去比利时安特卫普参加世界锦标赛。10年前,他就是在那里第一次赢得双杠世界冠军。在一则出发的视频里,他给自己的背影配上八个字:拼尽全力,勇攀高峰。
9月29日,中国选手林超攀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两个月内三战世界大赛,张雨霏病了。她发着烧,刮了痧,坚持上场,又一次改写亚运会纪录,拼下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
“为了这一届亚运会,我准备了五年,我们国家和那么多人也准备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只要能够坚持,我就一定会继续作战。”高烧不退场,是她作为中国游泳的领军者、亚运会的“人气王”、年轻人的榜样,一种自觉的责任,一种与国家共荣的信念。
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百余次。其间,一个清亮稚嫩的声音在记者的脑海里久久萦绕。那是体操场馆的一次颁奖仪式。看台上一个小女孩昂首挺胸,高唱国歌。她的母亲在用手机记录女儿全情投入的这一幕。
在所有的赛场,我们总能看到那些小小的身影,他们小小的手上挥舞着小小的国旗。看着运动员哥哥姐姐们拼搏的样子,他们喊出的“中国加油”响亮而有力,“为国争光”四个字变得清晰而具体。
9月27日,观众在颁奖仪式上为中国队选手加油。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媒体副指挥长徐家伟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参与者,当我看到亚洲各地的客人对赛会组织竖起大拇指时我很自豪,当我看到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身披五星红旗时,我更加骄傲我是中国人。”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亚运圣火点燃,到中秋再到国庆,中国健儿用坚毅的行动、朴素的语言诠释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正如在各个赛场萦绕不绝的歌声:“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执笔记者:郑直、沈楠;参与记者:季嘉东、周欣、吴俊宽、马剑、谭畅、陈晨、王君宝、王沁鸥、马锴、周万鹏、刘扬涛、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