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6 10:35
瑞士人马可是北京一家意大利餐厅的厨师长,来北京将近20年,他早已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吃中餐,穿中式服装,也能说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随着年龄的增大,再加上日常饮酒等不好的生活习惯,马可的身体出了点问题,他想到了中医调理。
马可工作和生活在北京最繁华的CBD,这里寸土寸金,外企云集,国际范儿十足,中医诊所并不好找。曾经在北京航空航天总医院第二门诊部中医正骨科担任副主任医师的杨臣,因家庭原因从原单位离开后,在建外SOHO开了一家自己的诊所。杨臣2000年来北京学医,他师从北京骨科名医“双桥老太太”罗有明的孙女——罗氏正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素兰,行医20多年来将罗氏正骨技术传承和发扬光大。杨臣这家开在CBD里的中医诊所,成了周边企业白领群体治疗和调理的好去处,口碑日渐远扬,这也是马可选择来这里诊疗的理由。
中秋假期之前,我们的镜头跟随马可,体验了一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
杨臣大夫正在对马可进行诊断,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
号脉是中医一大绝技。
杨臣大夫(右)和助手一起对马可进行罗氏正骨法治疗。
卧姿或躺姿更有利于中医正骨技法的施展。
针灸疗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式,用金属针刺入人体穴位,运用手法,调整气血。
为患者准备艾灸盒。艾灸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
杨臣大夫的爱人张欣是诊所护士,夫妻二人合作无间。
诊疗结束后,开具中医药方,在诊所药房抓药。
将药品搭配好按服包装,方便熬制服用。
诊所也可以代熬药剂,给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全过程体验过后,马可对中医诊疗的技术和疗效赞不绝口:“中医发展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可以解决一些西方医学解决不好的健康问题。现在中医在欧美国家也发展得很快,不论种族、国籍是什么,中医都能让患者的身体、心灵都得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