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提醒:你知道恙虫病吗?如何预防看这里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者 任振勇

2023-10-13 11:07 语音播报

城事

金秋十月

又到了赏花赏叶赏秋景的时节

你知道吗?

这个季节也是恙虫病的流行季节

要做好防护避免恙虫叮咬

一、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恙虫病东方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鼠类中的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等是主要贮存宿主,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

病患者多有野外作业史,潜伏期5~20天。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多,常可导致多脏器损害。

本病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

严重者可因心肺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二、恙虫(恙螨)是什么?

恙螨是生活在草丛中的一种小虫。它的幼虫孵出后,在地面草丛中活动,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即附着其体表叮咬,吸取组织液,3-5天吸饱后落于地面。在叮咬过程中,将病原体注入到你的体内。

恙螨很小,不容易被发现,叮咬老鼠时主要集中在鼠耳内。

(这是老鼠耳朵,这么看几乎看不到虫子)

(放大后的老鼠耳朵,红点是恙虫)

三、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知识

(一)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病人不能作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恙螨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在田间劳作、农村垂钓、露天野营、卧地休息、接触和使用秸杆等过程中被恙螨叮咬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如田间的劳动者、农民、伐木工人、建筑工人及野外旅游者较为常见。

(四)流行季节

北京市10月份为发病高峰。这与恙虫生命活动周期和秋收时节人们在田野活动增多、被恙螨幼虫叮咬机会增加有关系。该病在南方一些地区6-8月份流行。

四、得了羌虫病会怎么样?

恙螨叮咬处通常会出现红色丘疹,继而成为水泡,以后形成黑褐色焦痂。

恙虫病的潜伏期为4~21天,常为10~14天。

通常起病急,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体温可达38.5℃以上)、特异性焦痂或溃疡、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

由于本病造成全身的小血管广泛受损,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较多见,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特异性焦痂,多见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肛门等隐蔽部位)

五、如何预防恙虫病

(一)外出做好个人防护

流行季节(阳历9-11月份,)在野外劳作或活动时,应穿长裤和长袖衣服,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角口。必要时可涂抹趋避剂(含避蚊胺,DEET)。

(二)回家注意换衣洗澡

野外活动后要及时洗澡,重点检查、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可减少被恙螨叮咬的机会。

野外游玩、工作穿的衣服不要随便放在沙发或床上,这样恙螨有可能潜伏下来的,正确的做法是单独存放,及时清洗。

(三)发病做到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发热、特别是出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或皮疹,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活动史。


编辑:莫凡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