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今天是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人人当做追“光”者
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孟雅檀

2023-10-16 16:10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同步开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向全社会发出了“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倡议。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也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既需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大食物观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也需要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文明用餐习惯。

近年来,全社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餐饮浪费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更是用法律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向食品浪费陋习说不,不仅是传承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也是法治社会的要求。据报道,北京众多餐厅、食堂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大量市民践行节约理念,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节约良方。比如消费者“剩菜打包”习以为常;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提供“小份菜”,很多在聚会宴请时才能吃到的“大菜”化身一人独享套餐,既能让消费者解馋,也最大程度减少了浪费;很多餐馆用菜品“边角料”创新特色新菜,组建“制止浪费监督员”队伍,及时对菜品制作、文明点餐进行监督提示。首都精神文明办联合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主题宣传典型案例评选日前揭晓,“十佳光盘族”“优秀光盘族”等涵盖企业、机关单位、个人等社会主体,各自的“光盘行动”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有的学校从劳动体验、奖励先进等不同维度,引领学生自觉养成珍惜粮食的文明用餐习惯;海淀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将反食品浪费工作与绩效考核结合,使用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用餐人数,精准备餐,实现厨余垃圾100%就地处理。

令人遗憾的是,浪费粮食的现象尚未绝迹。比如商务接待、婚丧嫁娶宴请等方面餐饮浪费现象较为突出,公务活动用餐超标准、虚列开支套取公款大吃大喝等问题时有发生。数据显示,我国大型聚会浪费率高达38%,据北京晚报报道,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很多婚宴都浪费严重,能够“光盘”的寥寥无几,好好的菜品被整盘整盘的倒进垃圾桶,实在令人痛心。

每个人都践行餐饮新“食”尚,才能不负大好“食”光。除了饭馆、食堂等供给端的精细化制作,就餐者良好的消费习惯显然更加重要。“光盘”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一时之事,需要久久为功。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餐饮消费“量力而行”,摒弃“讲排场”传统陋习,都应该成为共识。每一名消费者,都应成为追“光”者;每一个“光盘”,都是一道文明的光。


编辑:孟雅檀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