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吴京!辛柏青在《志愿军》中饰演“儒将”让人眼前一亮
艺绽公众号 | 记者 王金跃

2023-10-18 20:39 语音播报

文娱

这一期,艺绽君来夸一夸辛柏青在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饰演的志愿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李默尹。

从他出场的那一刻起,我就被惊到了。如果说吴京在《长津湖》中饰演的伍千里是一个“战神”形象,那么李默尹则是国产战争电影史上罕见的书卷气扑面而来的“儒将”。就凭这一点,辛柏青就值得被大大点赞。

辛柏青的表演之所以精彩无比,主要有两个原因:

 

01
罕见的“儒将”角色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拍了几十年,银幕上塑造了大量的英勇善战、机智敏捷的志愿军形象。从《奇袭》中张勇手饰演的连长方勇到《上甘岭》中高保成饰演的八连连长张忠发,再到《长津湖》中吴京饰演的七连连长伍千里,这些基层连队指战员的形象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那就是作战勇猛,性格粗犷,视死如归,他们往往出生贫寒,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套路化的创作模式。

但李默尹却不一样,他在片中的身份是司令部高级参谋,这是一个“师级别”的军人,在军衔上远超过连长。他也是从长征一直打到全国解放的老红军,受命奔赴朝鲜战场,实地了解敌我双方的战斗能力,也是逆行跨过鸭绿江的第一批军人。

“我们依托一定的根据,设计了李默尹这个虚构人物。”陈凯歌在采访中说,这个人物在片中承担着两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一是他架构起一个家庭,这是志愿军情感的寄托所在。“牺牲并不是电影唯一的主题,还有亲情,战场上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亲情。”二是李默尹在片中深入前线去深度了解敌我双方整个兵力、士气、武器装备的对比状况,并从现代战争中学习新的战略,也因此会被司令部不断派到不同部队去了解、执行各方面的情况,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他是多次战斗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对于演员来说,李默尹这个角色的表演难度非常大。他既要有“师级别”干部应有的沉稳气质,也需要有一个战场观察者的敏锐头脑和高级知识分子的睿智感。此外,他还在片中亲自参加了多场战斗,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端起机关枪扫射敌人,就像在《长津湖》中的伍千里一样勇猛。

更别提李默尹在片中作为父亲的重要身份,他跟张子枫饰演的女儿李晓和朱一龙饰演的儿子李想的亲情关系在《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但在随后的两部续集中,这段关系将作为整个“三部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予以展现。

这么多的身份和情感层次叠加起来,让李默尹身上散发出多维度的角色弧光,这需要演员有极强的表演能力和自身魅力,才能驾驭好这个人物,而这,正是辛柏青最擅长的。可以说,角色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给了辛柏青表演上极大的发挥空间。

 

02
独一无二的气质

 

气质这东西真的有点玄,但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魅力。

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一出场,艺绽君就觉得眼前一亮。在朱亚文饰演的军事装备专家吴本正列举数据说了一大堆“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不可能战胜美帝国主义”的话后,李默尹站起来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来反驳他。这场戏辛柏青演得太精彩了!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气愤和胸中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但他的表情却是沉静的,面部肌肉也没有很大的变动;他的眼神深不可测,就像是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这远比一群人站在一起喊口号更加有力量。艺绽君的整体感受是,这些话从他的口里说出来,字字千钧,让人信服。

还有一场戏是李默尹在门外听到第38军军长梁兴初因为延误战机未能及时围堵敌人而被彭德怀痛批后的失声痛哭。梁兴初争辩说,自己之所以延误了,是“希望能准备再准备,尽量减少伤亡”。这句话触动了李默尹的心弦,看得出来,李默尹是感同身受的,他除了站在军人的角度考虑外,更重要的,是他一家三口(包括儿子和女儿)都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来,这份巨大的牺牲精神他最能体会,所以他是用毛巾捂着脸哭,只是声音有点大,结果被彭德怀发现了。

这场戏中,辛柏青演出了李默尹身上悲悯而内敛的气质,这种气质非常具有人文情怀,很打动人。

艺绽君相信,以辛柏青老师在第一部中的精彩表演,后面两部将进一步展现他高超的演技。随着李晓和李想的登场,作为父亲的李默尹身上的父爱部分也会得到更多的展现,人物的丰满度会进一步加强。

李默尹,无疑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人物,被影迷们津津乐道。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