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姓名电话的快递被扔在家门口,您的信息在“裸奔”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马婧 实习记者 夏骅

2023-10-20 10:23 语音播报

热点

今年4月,《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实施,针对个人信息保护设立了专门章节。然而,新标准执行半年,消费者收到的快递包裹中,鲜有符合规定的,大量个人信息暴露在快递运单上。

不仅如此,这些写着姓名、电话的快递包裹,时常被快递员直接放在家门口,由“门口签收”。快递事关“最后一公里”,其服务质量离市民的期待仍有距离。

混乱:运单上有的留电话有的留地址

10月9日,记者刚走进鑫兆雅园小区,就看到了正在投递包裹的快递小哥,20多件快递散落在地上,其中有8件快递的运单没有隐藏个人信息,完整显示出收件人的姓名、电话以及精确到单元户室号的收件地址。走进居民单元楼,不少放在家门口的快递上,也能看到住户的真实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你看看,名字、号码都在快递单上,隐私都暴露了,要是被不法分子利用就麻烦了。”住户程女士拿起记号笔,在刚收到的包裹上涂抹着,小小的快递运单上,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一目了然。

根据新国标,电子运单上应避免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然而,消费者收到的包裹中,能严格执行标准的很少。

记者通过网络向身边市民随机征集了25张快递运单,无一例外的,这25张运单均未对单元户室号进行隐藏。至于姓名和电话信息,仅有3张运单同时隐藏了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有8张运单隐藏了寄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收件人的电话号码;有2张运单仅隐藏了寄件人和收件人的电话号码;有2张运单仅隐藏了寄件人的电话号码;有6张运单仅隐藏了收件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有1张运单仅隐藏了寄件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其余3张运单未做任何隐藏处理。

为何有的个人信息被隐藏,有的还是一览无余?记者发现,这是因为快递企业在能否隐藏、如何隐藏上执行标准不一。有的企业隐私运单并非寄件时的默认选项,比如顺丰、德邦、菜鸟均设置了“信息加密”选项,但需消费者手动勾选;圆通显示“号码保护中”,但未提及对姓名和地址进行隐藏处理;京东、申通、中通、韵达的寄件页面上未出现隐私运单选项。只有极兔和邮政EMS显示默认开启隐私运单,但记者近日收到的邮政EMS快递却显示,只有电话号码被隐藏了4位,姓名和地址并未被隐藏。

糟糕:暴露隐私的快递直接放门口

更糟糕的是,暴露个人隐私的快递包裹,常常就这么直接被快递员放在家门口,路过的人都能看见。

“快递员多数都是直接放家门口,至多事后发条短信。”家住华威西里社区的王女士也向记者出示了今年8月以来的淘宝订单,15个订单中,仅1单为本人签收,1单为快递柜签收,其余13单均为“家门口签收”。

以丰台区赵公口小区为例,近日,记者在2号楼3单元2层的一户居民家门口看到了圆通快递的包裹,快递运单上赫然显示着收件人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并未隐藏字段。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隔壁的4单元,4单元共有4户居民家门口堆放着快递包裹,其中3户居民家门口的快递运单上显示着收件人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收件地址也都具体到单元户室号。

“我收到的快递经常显示全名,后来就都改成昵称了。”家住芳古园小区的丁女士说道。记者在芳古园一区12号楼7单元4层看到,某户家门口堆放着4件快递,快递运单上都详细显示收件人的名字和电话,地址也具体到单元户室号。同楼1单元有3户居民家门口有快递包裹,其中一户居民家门口的快递运单未隐藏字段,包裹上显示收件人的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记者注意到,有的电话号码隐藏了6位数,有的仅隐藏了4位数,但鲜有单元户室号被隐藏。

10月9日,记者又来到横七条44号院,在某单元楼看到,6层高的单元楼,每层都有快递放在家门口,其中,5层的一户人家,门口已经堆放了11件快递,大大小小的箱子垒成一米来高。这家住户正对着楼梯,快递箱让原本就不宽敞的楼梯通道变得更加狭窄,上下楼需要侧身才能通过。

牡丹园东里小区,院内更是搭建起暂存快递的货架,快递员直接将包裹放在货架上,短信通知居民取件。“我们小区只有个别几家快递企业上门派送,其他都要下楼取。”居民孙女士说,这种取件方式已经持续多年。

问卷:八成受访者介意号码被暴露

记者也在线上发放了《快递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截至10月18日,共收到有效问卷200份。

问卷结果显示,66%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快递未经告知直接放在家门口的情况,77%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快递未经告知直接放进智能柜的情况,73.5%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快递未经告知直接放在代收点的情况。

这种未经协商的配送方式给市民带来了不便:高达75%的受访者表示曾因超时取件被智能快递柜收取过费用,超52%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没有当面签收而造成快递丢失和损坏的情况。

在问卷调查中,受访者对于快递运单未隐藏个人信息的情况比较介意。64%的受访者介意姓名被暴露,88%的受访者介意个人电话号码被暴露,超60%的受访者介意收货地址被暴露。但只有39%的受访者表示近期收到的快递运单隐藏了姓名和电话。73%的受访者认为,快递运单应该统一对个人信息进行隐藏,而不是需要用户手动选择。

建议:健全快递服务奖惩机制

去年发布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快递服务主体应对上门投递快件提供至少两次免费投递,对于上门投递两次未能投交的快件,快递服务主体可与收件人约定采用延迟投递或箱递、站递的方式投递,如收件人仍选择上门投递的,快递服务主体可收取额外费用,但应事先告知收件人收费标准。

面对服务标准,快递员也有苦衷。在芳古园小区里,记者跟随一名申通快递员发现,他全程都是将快递匆匆放在门口,敲几下门便转身去往下一家。当被问及为何不事先联系收件人,他说:“每天要送几百件快递,一直要到晚上9点,每一个都按要求打电话,根本送不完。”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国家从立法层面出台的《快递暂行条例》已正式施行,快递员拒绝送货上门、泄露寄件人隐私等行为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但是在具体的快递服务实践当中,相关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可能是执法不严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快递行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快递公司和快递员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快递员是快递服务的基础,快递企业应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待遇,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建议,快递企业应针对新的国家标准加强对快递员的培训,并建立健全投诉渠道和处理机制,对快递员的服务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