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 10:43
10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召开的“脑疾病家犬模型成果研讨会”上获悉,该所张永清团队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经过近八年的协力攻关,在国际上首创孤独症家犬模型,并研发出适配家犬模型的实时测量技术,为下一步利用家犬模型开展脑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图1为孤独症突变犬对社会与非社会刺激瞳孔反应异常。WT,野生型对照;Mut,突变体。
该项成果于10月17日在《自然》系列期刊《分子精神病学》以姊妹篇的形式在线发表。论文中提到,张永清团队与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出Shank3突变犬并繁育传代,突变犬复现了孤独症患者典型社交回避和紧张焦虑的临床表现。
图2为张永清在“脑疾病家犬模型成果研讨会”上分享研究成果
张永清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率约占适龄人口的1%。突触后致密区支架蛋白Shank3突变是导致孤独症最常见的突变之一。目前,国际上常用小鼠作为孤独症研究模型。然而,小鼠和人类在大脑结构、功能和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限制了孤独症小鼠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凸显了开发其他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张永清介绍,由于成本高、繁殖慢,灵长类模型的应用潜力和规模受限。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孤独症的非人灵长类模型。家犬是与人类最亲近的伴侣动物,且繁育快、成本低,作为新型脑疾病研究模型具有独特优势。家犬性格温顺,配合度高,便于开展行为学研究,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此外,家犬繁殖周期短,因而可在短时间内繁育足量突变体动物。
合作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充分发挥家犬丰富多样的社交行为和高度发达的情感认知功能等独特优势,以临床上常见的Shank3基因突变为切入点,培育出孤独症家犬模型。研究结果显示,Shank3突变犬虽然社交动机正常,但发起社交接触后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退缩行为,并且面对困难向人类求助的主动性也显著降低。一般来说,尾巴位置与摆动能够实时反映家犬的心理状态,而突变犬尾巴下垂夹于两股之间,摆动幅度与频率大大降低,表明突变犬在社交时处于焦虑与恐惧状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等专家认为,孤独症犬模型的成功构建,将促进其病理生理机制的阐明,并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措施提供新的实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