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20:06
“我曾多次深入边境县义诊,只想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日前举办的“师生对话 精神传承”主题讲述会上,2010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晓深情讲述了自己援疆的故事,收获满场掌声。讲述会邀请历届八年制学生讲述成长故事,通过青年榜样的力量传承医者使命。
讲述中,李晓带学生回忆了自己的援疆工作。2021年,李晓作为中组部派遣的第十批援疆干部,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当时医院的胸外科只有4名医生。入疆后,她结合专业特长,开展了数例自治区首例手术,带去了荧光指导的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荧光胸腔镜胸导管显像、管状胃血供评估及肺段边界确定等先进技术,以“师带徒”的模式将适用于复杂肺外科手术的北大人民“王氏技术”核心留在了新疆。
讲述会还设置访谈环节,青年榜样针对学生关于成长道路的困惑以及未来发展的期待分享经验。北大医学首批强基计划学生伍铤分享了学习“秘诀”——全身心投入到当下,从而更好地把握整体大局,同时保证充足休息,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口腔医学院修复科的2004级、2012届口腔八年制毕业生刘晓强以“面对两次紧张”为关键词,分享了自己初入临床工作的经历,教学生更加从容地面对临床工作;面对关于社会实践的提问,2016级临床八年制校友董芮岚表示,社会实践让自己看到基层医患关系的融洽,建议学生选择实践项目时保持纯粹之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听了青年榜样们的故事和分享,学生们倍感振奋。“透过师长们的讲述,我由衷地感受到北医人身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2023级医学预科学生王泽元说,作为北医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学子,不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也要成为一名有家国情怀的医者。来自新疆的基础医学院学生马克也表示,要以李晓为榜样,毕业后将医疗资源送往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