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出发,17万件救灾物资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3-11-13 14:28 语音播报

时事

抓紧谋划 周密组织 确保受灾群众安心安全

湖北

下拨救灾衣被 快速调运物资

11月8日,几十辆满载救灾物资的卡车从湖北省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和宜昌、黄冈、咸宁、恩施、十堰、荆州、襄阳等7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驶出,17万件省级救灾物资启运,总价值约1600万元,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在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用叉车将物资从仓库中运出,有序装车。“一大早就开始准备,清点下拨物资数量,希望早点送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省遭受暴雨洪涝、风雹、干旱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局部地区灾情较严重,影响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此,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开展摸底调查,掌握受灾困难群众需求,决定下拨棉被、棉衣、棉大衣等省级救灾物资17万件。

省级救灾物资坚持“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原则,确定发放对象。此次省级救灾物资下拨后,相关地区将按规定发放和使用救灾物资,严格使用范围。

后续,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将精准核实全年受灾困难群众需救助人数,进行大数据比对,并会同有关部门安排冬春救助资金,切实保障今冬明春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应救尽救。

据悉,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由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减灾备灾中心负责日常管理。该库推行物资快速调运预案,省内最远距离物资在8小时之内、省外最远距离物资在3天之内运达灾区,确保第一时间把温暖送到灾区群众身边。

安徽黄山

逐户走访摸排 精准实施救助

今年以来,安徽省黄山市出现多轮强降雨,三区四县不同程度受灾,农业生产遭受损失,部分受灾群众生活面临困难。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近日,黄山市扎实开展冬春救助工作。目前,该市冬春救助摸底工作已完成。

全面摸底精细救助

日前,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年度受灾实际,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工作程序, 深入开展摸排,全面掌握需救助人数、资金和物资等需求,确保应救尽救。

受灾群众摸底是开展冬春救助工作的第一步。黄山市在前期摸排基础上,划分确定各类需救助对象,其中重点关注因灾倒房重建户、受灾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散居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标准,视情提高救助标准。

其中,黟县及时印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救助范围。各村“ 两委”通过分片包保、与各村民组长逐户摸排,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该县重点针对前期已上报灾情且家庭生活困难的村民,重点核实其目前生产生活情况。

黟县洪星乡长春村依山而建,植被环绕。驾车从乡政府到村里,要在盘桓的山路上行驶约20分钟。乡党委委员汪维佳告诉记者,为摸清底数,该村组织村民组长、网格员逐户走访摸排,乡镇、村干部常态化开展“ 宿村夜访”活动,倾听群众需求,为开展精准救助打好基础。

“今年我种植的玉米、水稻被水冲走了。”村民江丽娟是一位年逾七十的独居老人,她告诉记者,“村干部主动到我家,询问我家里受灾情况,帮我申请救助,太感谢啦。”

经摸排,该村共有40户村民被确定为救助对象,每户将获得200元至800元的救助资金。

在该县宏村镇星光村,村民汪佰民居住在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今年短时强降雨引发滑坡,导致他家门前地面塌陷、开裂。汛期结束后,村里及时对他家门前受损路面进行修补。近日,村干部上门核查灾情,并将他家确定为今年冬春救助对象。

在祁门县,各乡镇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户进行全面摸排,对受灾特殊群体开展重点走访,了解家庭困难情况、需求情况,并登记在册,明确帮扶人员。同时,各村召开民主评议会,邀请村民代表参加,集中汇报并讨论群众申请情况、摸排情况、因灾家庭困难情况等。目前,该县各村民主评议已基本完成。

为确保冬春救助工作高质量开展,今年黄山市还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对市、县、乡三级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共4000余人次参训。

创新宣传化解疑惑

在祁门县塔坊镇响潭村,一场冬春救助专场演出正在上演。该演出讲述两位村民看到村里张贴的冬春救助公示,由于对救助标准和政策不了解而产生疑问、异议。此时,路过的村干部向二人进行详细解释,化解了二人的疑惑。

韦兆聪是这场演出的“演员”之一,也是塔坊镇一名灾害信息员。据他介绍,演出内容改编自真实故事。

“这个案例反映我们面对的共性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情景剧这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好冬春救助政策,真正让群众听得懂、看得明白。”韦兆聪说。截至目前,响潭村已经举办了4期冬春救助专场演出。

冬春救助工作能顺利推进,离不开群众理解、支持、配合。黄山市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大力宣传冬春救助相关政策。除了利用农村应急广播、村务公开栏、微信群、“明白卡”等传统方式途径,各区县、乡镇还创新形式,提高群众知晓度。

祁门县凫峰镇推出“小李话凫峰”节目,通过视频短片,讲解冬春救助知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此外,祁山镇的“谜语大竞猜”、小路口镇的“文艺汇演”,将冬春救助工作流程、要求、救助范围等内容融入活动中,广受好评。

救助资金发放是冬春救助工作重要一环,也是受灾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安徽省两部门的通知强调,资金下达后,要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要求实施精细救助,市、县(市、区) 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跟踪调度,细化节点、倒排时间进度,确保春节前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黄山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谢一刚表示,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派出工作组到各区县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救助群众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救助资金下达后,市应急管理局将会同纪委监委、审计、财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冬春救助资金发放的全过程监督指导和绩效评估。


编辑:高珊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