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第六届进博会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再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16 09:09 语音播报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11月5日—10日,第六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在巩固深化前五届进博会保障的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精益求精,进一步强化了场馆内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高效联动,致力于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及时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加大医疗力量 深化保障措施

在医疗保障方面,进一步优化展馆内外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医疗保障力量。

一是完善馆内5个现场医疗站规划设置,根据保障要求规范每日服务时间,其中2号医疗站将实行24小时开放,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

二是强化急救和转运力量配备,现场急救和应急转运(红线内)开馆期间监护型救护车由6辆增加至10辆,并安排2辆急救车辆进行24小时值守。

三是35家定点医院进一步明确细化到43个院区,各定点医院由院主要领导挂帅,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医疗救治方案,做好展会持证人员就诊快捷通道设置及相关服务。开辟进博会专门接诊室,急诊建立就诊“绿色通道”,预留病房床位和ICU专用床位,并设立保障专用抢救室和手术室。

四是加强派出驻点医疗保障力量,市级综合定点医院筹备面上驻点医疗组32组,按需派驻至各重要驻点,提供现场医疗服务。

五是制定大客流时段医疗保障专项方案,每日大客流期间在红线内、外地铁站旁派救护车值守,地铁站内由市红会选派红十字志愿者(背AED)开展巡查,共同做好突发应急状况处置工作。

在公共卫生保障方面,进一步深化保障措施落实,加大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力度。

一是开展专题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遵循多方参与和科学询证的原则,采用日常评估和专题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递进式评估频次,动态分析不同筹备时期展会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变化,不断优化保障策略和措施。

二是强化展会现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健康委监督所、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派驻专业公共卫生队伍,开展现场公共卫生保障巡查和突发事件前期应对处置联络等工作。

三是精细化落实指定接待场所、重点区域的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确保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提供安全舒适环境。

科技赋能 提升展会便利性

本届进博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拓展数字化手段赋能,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级,高质量、高水平做好医疗卫生保障,为参展参会提供便利、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是构建“统筹指挥、协同联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指挥中枢,强化现场指挥部与医疗站、定点医院、120救护车之间的即时联动,实现医疗调度分析、应急指挥场景化、点位化、可视化,助力完善更为立体、高效的医疗救治体系。

二是优化升级公共卫生监督保障综合指挥体系,在落实场馆室内空气质量和直饮水水质进行在线监测、现场巡查和快速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于保障监控平台和面上预警平台的风险自动识别、迅速响应和闭环处置,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效能。会展前,督促场馆方落实主体责任,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和生活饮用水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以及场馆内直饮水设备的维护保养。会展期间,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一方面将充分运用布设在会展中心内的空气在线监测设备对场馆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联合水务部门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另一方面落实场馆内每日巡查,对室内空气质量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开展快速检测,切实保障场馆内空气、生活饮用水符合相关标准。

三是引入智能化除害设施,开展实时监控评估和定位巡查,强化病媒防制管理。自第一届进口博览会召开以来,市爱卫会办公室就会同市疾控中心逐年完善重大活动病媒生物保障工作机制,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大力支持下,逐渐形成集日常监测、季节性控制、调查摸底、应急演练和巡查处置的工作机制。截至进博会开幕前,展馆内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已达国家标准A级水平。展会期间,60名专业队伍对展馆开展日常巡查处置,确保不发生病媒生物侵害事件。

 

健康,共享美好生活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