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 12:06
11月24日清晨7时许,熹微的天光给一排排大货车镶上金边,-7℃的新发地蔬菜露天交易区,依旧火热。
南菜交易区,上货的小车是车来车往,小车上都盖着棉被。卖货的蔬菜运输车都换成了保温货柜车,大多数都是车厢门紧闭,开着的车厢门口会挂上一层塑料布“门帘”。
天气寒冷,面对一天24小时的交易,南菜商户鲁德传和工人们都穿得厚厚的,脚上踩着大棉鞋,他们还特意为豆角搭了个大棚。
“一天进场的豆角要有五六车,都是云南、海南、广东来的,有七八个品种。在产地那边是塑料袋包装,到这儿了得倒换成泡沫箱。”鲁德传说。
大棚外,泡沫箱堆起了一人多高,箱体上蓝色的“圆茄”胶带很是醒目。“循环利用!”工人一边揭下泡沫箱上的胶带,一边把泡沫箱运进临时搭建的大棚里,分装各种豆角。记者采访时,工人们正忙着分装最新的一个订单:扁豆25件、小豆10件、 白不老8件、豆王6件、油豆6件……
“价钱不贵,每斤批发价格在4块钱左右,货源很充足,每天我这进场100吨,再过半个月,一天能进场150吨到200吨。”鲁德传说,豆角从云南运到新发地,一般在50多个小时,物流现在很畅通,新鲜到京。
入冬以来,北京的蔬菜供应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耐储菜如土豆、洋葱、大白菜等等占40%,北方的大棚蔬菜占30%,以海南、云南为主的南方菜占据了剩下的30%。
“这轮寒潮,我们提前通知了商户,动员商户做好蔬菜的采收和储备,提高市场供应能力。”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月琳介绍,现在商户在运输易冻蔬菜时都采用保温货柜车,采收时也多使用泡沫箱保温,市场还在南菜露天交易区旁设置了棉被销售点。
“昨天一天卖了100多条棉被。”在棉被批发点,店主刚刚卖出2条“蔬菜棉被”,3米乘4米的规格,很是实用。
目前新发地市场蔬菜交易很火爆,这阵子每天都在2.2万吨左右,价格也很稳定,加权平均价为2.79元每公斤左右,大部分蔬菜价格没有受寒潮影响。
“降温让大白菜的价格略有回调,圆白菜的产地转移,冷棚退市,现在以暖棚为主,质量好,成本高,白萝卜、线茄等北方产地供应退市,产地转移到南方,运输成本增加,这些蔬菜价格小幅上涨,油菜、黄瓜等蔬菜还略有下降。”张月琳介绍,现在蔬菜的价格是季节性上调,但与近几年同期相比依旧处于低位运行,预计未来蔬菜价格将有一定的回升空间,但浮动范围比较小。
“每年11月中旬到春节前,是猪肉销售的旺季中的旺季,近期猪肉的销售量也逐渐抬头,维持在2000头左右。”新发地肉类交易市场负责人喇肖介绍,由于养猪场的存栏量充足,猪肉在销量上涨的同时价格却小幅下降,最近一直在17元每公斤左右徘徊。新发地已经与10家肉联厂成立“猪肉产销联合体”,厂场挂钩,肉联厂在市场派驻了销售经理,密切关注猪肉的上市量,保供稳价,确保首都消费者吃上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