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全国服务业开放,北京向全国复制推广3批创新成果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璐

2023-11-24 15:01 语音播报

热点

11月24日,国新办举行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司马红表示,北京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三年来,扩大产业开放,提升要素协同效应,取得积极进展。

司马红介绍,示范区制度创新效能加速释放,提升开放的引领度。在服务创新主体方面,全国首创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实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便利化制度等。在汇聚创新要素方面,全国首推过往资历认可机制等;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覆盖全市15个窗口,办理时限缩短为5个工作日。示范区设立以来,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批60余项创新成果,持续释放示范区建设的溢出效应,切实发挥对全国服务业开放的引领作用。

示范区标志性项目平台落地建设,营造良好产业链生态。如全球顶尖创新药研发企业亚太区总部、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新设券商、全国首家航空领域碳资产管理公司等近130个标志性项目落地。搭建90余个功能性、服务型平台,设立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数据跨境安全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了面向全球的新一代原创新药发现平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为经营主体提供集成性、专业化服务。示范区设立以来,累计落地外资企业5000多家。

示范区重点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开放新样板。优化北京市综合保税区功能布局。建设以服务贸易为特色的天竺综保区和以数字贸易、离岸贸易为特色的大兴综保区。今年又新设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保区,探索符合研发特点的新型监管方式。依托特色园区拓宽开放路径。中德产业园围绕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已集聚100余家德企;中日产业园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医药健康、数字经济,已聚集外资企业近百家;金融街、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围绕金融主导产业,落地东方汇理全资子公司、新加坡易付达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新兴金融生态圈加速形成。

方案获批!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